“五大发展”理念的厦门实践——党的十八大以来福建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之十五
来源:本网 时间:2017-09-13 17:17

2012年以来,厦门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既定发展目标,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扩大有效投资,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全市经济社会实现平稳健康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在“五大发展”理念的指引下,大力推进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协同发展,培育发展新动能,构筑发展新优势,争当“五大发展”的示范市,厦门经济社会正迎来新一轮跨越式发展。

一、厦门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一)综合经济实力全面提升

2016年,厦门地区生产总值(GDP)从2012年的2815.17亿元增加到3784.27亿元,年均增9.1%;财政总收入从2012年的739.46亿元增加到1083.34亿元,年均增10.7%。常住人口规模达392万人,人均生产总值达到9.73万元(折合1.46万美元)。经济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厦门对标国际发达城市,不断推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第二产业增加值从2012年1363.85亿元增加到2016年的1544.59亿元,年均递增9.1%;第三产业增加值从2012年1426.02亿元增加到2016年的2216.49亿元,年均递增9.5%;三次产业结构由2012年的0.948.450.6调整为2016年的0.640.858.6,第三产业比重持续提升,并向国际发达城市70%的水平不断靠拢。

(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初显

1.去产能、去库存效果明显。2016年工业产成品存货比上年下降5.7%,部分工业产能过剩行业的产品产量下降,其中,钢材下降78.2%、日用塑料制品下降29.7%、纺织面鞋下降20.5%、服装下降8.0%商品房住宅的待售面积下降20.1%。

2.去杠杆有序推进。2016年末,个人中长期住房贷款增量连续两月维持低位,企业贷款有所减少,规上工业资产负债率50.6%,比上年减少0.74个百分点。

3.企业生产成本不断下降。实施“降成本、优环境”专项行动,两年累计为企业减负近200亿元2016年,工业企业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财务费用比上年分别下降8.2%、3.9%、20.8%,规上工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成本84.5元,比上年减少0.5元;“营改增”实施范围扩大后,企业减负降税效果显著,规上服务业税金总额下降10.2%,规上服务业单位税金下降26.6%。

4.补短板持续加强。基础设施投资比上年增长34.2%,其中交通运输业投资增长59.8%,水利、环境及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增长13.7%。

(三)经济发展质量持续向好

厦门重视以更加低碳的消耗推动经济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2016年,土地产出率由2012年的1.78亿元/平方公里提升到2.23亿元/平方公里;每度电能创造16.5元地区生产总值;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由2012年205.69点提高到225.03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2年3.76万元增加到4.63万元,年均增9.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2年1.35万元增加到1.89万元,年均增9.6%;电子、机械两大支柱行业合计完成产值3594.10亿元,占全市产值的近七成;工业产值超百亿的产业链有8条,其中平板显示产业链超千亿元。

(四)经济发展后劲不断增强

2016年,固定资产投资额(不含农户)从2012年1322.98亿元增加到2159.81亿元,年均增14.1%;实际利用外资从2012年15.95亿美元增加到22.24亿美元,年均增5.2%;财政支出从2012年460.98亿元增加到758.64亿元,年均增13.9%。2016年,重点项目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亿元以上投资项目523个,其中超十亿项目84个;民间投资、工业投资分别完成626.21亿元、397.72亿元,其中工业投资的53.3%投向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主要集中于联芯集成电路制造、天马微电子第6代低温多晶硅及彩色滤光片项目等。

二、经济社会发展特色与实践

(一)创新发展

习近平同志曾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近年来,厦门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先后获批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级创新型试点城市、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市、全国首个科技领军人才创新创业基地等,创新发展取得重大突破,创新成为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

1.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加大。《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关于促进工业创新转型稳定增长十条措施》《厦门市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总体方案》等一系列政策实施为厦门的创新发展注入了“强心剂”。

2.研发投入力度持续加大。2016年,厦门研发投入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3%,规上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2.03%,规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59.2%,均处于全省领先水平。

3.创新载体、服务更加完备。2016年,承担国家级科技项目380项,新培育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81家;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13个、国家、省市级重点实验室81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14个、企业技术中心135个、企业博士后工作站25个;国内专利授权量12109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2028件,PCT国际专利申请量229件;全国首个科技领军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加快建设,引进各类双创团队3700多个3.6万余人。

(二)协调发展

2002年,习近平同志在厦调研时,作出加快跨岛发展的重要指示,明确了提升本岛与拓展海湾相结合、城市转型与经济转型相结合、农村工业化与城市化相结合、突显城市特色与保护海湾生态相结合的战略思路。近年来,厦门以跨岛发展战略为核心,拉开城市框架,推进产城融合,集美新城、海沧新城初步形成集聚态势,环东海域东部新城、翔安南部新城、马銮湾新城建设取得重要进展,拓展形成了“一岛一带多中心”的空间格局,协调发展步伐明显加快。

1.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快。2016年,集美新城、环东海域东部新城、翔安南部新城、马銮湾新城建设加快,完成投资820亿元;地铁1、2、3号线累计完成25个车站主体结构,区间掘进48.4公里,6号线马銮湾段开建;建成厦鼓航道二期工程,邮轮母港海上世界项目动工建设;建成综合管廊33.8公里、海绵城市10.5平方公里;厦漳港口完成一体化整合,集装箱吞吐量居全球第16位;空港开通运营城市航线182条,跻身全球百强机场。

2.固定资产投资向岛外倾斜。2016年,岛外四个区完成投资1518.74亿元,总量是岛内投资的2.4倍,比2012年增长77.8%,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70.3%,比2012年提高5.7个百分点,有力地支持了岛外的发展。

3.城市化进程稳步推进。特区建设以来,厦门的城市化进程一直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2016年厦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达89%;建成区面积334.64平方公里,比2012年扩大70.34平方公里。

(三)绿色发展

习近平同志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了呵护山清、水绿、城美、天蓝的城市生态大环境,厦门数十年来艰苦卓绝、努力作为,最终交出了“绿色产业”、“绿色生活”的方略和答卷,先后获评全国十大宜居城市、国际花园城市、国家生态市、国家森林城市、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等。

1.节能减排成效显著。2016年,单位GDP能耗从2012年的0.493标准煤/万元下降到0.362吨标准煤/万元,年均递减2.6%;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0.2399吨标准煤/万元,比上年下降11.9%;顺利完成2016年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年度目标,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学需氧量和氨氮分别削减6.57%、12.22%、9.87%和5.02%。

2.生态文明建设深化。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8%,污水集中处理率94%;划定981平方公里生态控制线,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2.93%,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不含暂住人口)19.98平方米;修复岸线30公里,清淤1.7亿立方米,退垦还海8.6平方公里。

3.城乡环境更加优美。2016年空气优良天数362天,优良率为98.9%,环境空气质量在全国74个重点城市中排名第四;岛外小流域综合整治加快,238个自然村完成生活污水分散式治理,97个自然村纳入市政污水系统;实施13个积涝点和排水设施改造;新增园林绿地487公顷,造林绿化524公顷;海沧(西部)垃圾焚烧发电厂二期等工程加快推进。

(四)开放发展

习近平同志指出,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开放,是厦门的显著特色,也是厦门的比较优势。近年来,厦门充分利用地缘优势,不断加强对台经贸往来;同时,厦门立足自贸试验区建设,为厦门的开放发展开拓了新的试验田,积极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在厦门与国际市场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为厦门的“引进来”“走出去”注入了活力。2016年厦门实现进出口5091.55亿元,其中出口3094.22亿元,进口1997.33亿元,外贸综合竞争力居全国百强城市第5位。

1.自贸区经济成果突显。33项改革举措属全国首创,率先推进“多规合一”、商事登记、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常态化开展关检“三互合作”和一站式查验,船舶通关效率提高50%以上;自贸区内聚集了飞机发动机维修、跨境电商、融资租赁等新兴业态2016年,航空维修产业产值比上年增长23.0%,跨境电商货值增长40.0%,引进金融、类金融和投资公司3400多家,文化保税等新兴业态加快发展。

2.积极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厦门成为“一带一路”战略支点城市(“海丝”核心区),2016年合同利用外资比上年增长81.8%,新批境外投资额突破55.95亿美元,增长1.5倍,其中对“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投资10.66亿美元,增长1.3倍;中欧(厦门)班列开行超百列,累计货值14.10亿元,并通过海峡联运延伸至台湾。

3.对台经贸不断加强。2016年,全市新批台资企业(含转第三地)740个,比上年增长1.1倍,合同利用台资16.15亿美元,增长84.7%,实际利用台资4.87亿美元,增长30.8%,主要投向光电、投资管理、科技推广服务、投资咨询等领域;加快推进人民币跨境使用,对台跨境人民币贷款4.9亿元,占全国总量的70.0%以上。

(五)共享发展

习近平同志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近年来,针对老百姓的各种宜居需求,在持续提升民生保障水平,提高医疗、住房、养老等社会保障能力上,厦门切实发挥了社会政策的托底功能,让发展成果真正惠及群众。厦门已率先实现了大病医保城乡全覆盖,率先通过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国家认定,率先构建多层次的住房保障体系,实现城乡低保标准全市统一……这些“率先”,勾勒出了居民不断上升的幸福指数。厦门先后获评全国文明城市“四连冠”、国家医养结合试点城市、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连续三届获评全国社会治安综治优秀城市等荣誉。

1.公共服务优质高效。积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教育、医疗、就业、保障等民生事业加快发展,2016年,厦门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工伤、失业和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245.88万人、351.37万人、192.30万人、192.46万人和181.88万人,分别比2012年增加35.43、70.71、32.04、32.01、32.16万人;各类社会保险金基金收入279.41亿元、支出183.27亿元,分别比2012年增长72.4%、1.2倍;新增就业17.0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36%;对5万人实行灵活就业社保补助,为2.7万家企业发放稳岗补贴;全市共有养老服务机构32家、床位8520张。

2.居民收入、居住条件不断改善。2016年,厦门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31万元,从业人员平均工资68586元/月,比2012年增长30.6%;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0.77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62.69平方米;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8154套,建成4538套;开工建设公租房8129套,完成配租727人。

3.社会治理取得实效。顺利通过第二批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验收,社区社会组织增长42%;完善高危行业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制度,强化交通、建筑、燃气等重点领域安全整治;创建全国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加强生产经营全过程监管;完善社会治安立体防控体系,刑事案件发案率、群体性事件分别下降11.3%和36.6%。

三、今后五年厦门发展目标展望

今后五年,厦门的战略核心就是建设“五大发展”示范市。中共厦门市委书记裴金佳指出:“这是厦门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发挥经济特区服务全局作用的具体行动,更是培育发展新动能、推动发展再上新台阶的内在要求。”在创新发展上,厦门将促进经济实力再上新台阶,基本形成以创新驱动为主引擎的发展动力机制,形成以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产业体系,建成具有较强国际影响力的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在协调发展上,厦门将促进跨岛发展再上新台阶,岛内外一体化和厦漳泉龙同城化形成新格局,城市竞争力明显增强;在绿色发展上,厦门将促进生态环境再上新台阶,人居环境质量保持全国领先,建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和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在开放发展上,厦门将促进改革开放再上新台阶,经济特区的体制机制更趋完善,营商环境、城市国际化水平走在全国前列;在共享发展上,厦门将促进人民生活再上新台阶,建成城乡一体、全国领先的公共服务体系,努力实现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撰稿:厦门市统计局

核稿:唐国华

会审:杨洪春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