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科学发展观 扎实推进我省统计工作
来源:福建省统计局 时间:2005-01-27 09:10

龚守栋

2005127

 

同志们:

经省政府批准,全省统计工作会议今天召开了。会议的主要议题是:传达全国统计局局长会议精神,总结2004年全省统计工作,部署2005年主要任务,并表彰2000-2003年度全省统计系统的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和 2004年度全省统计工作综合考评先进单位。省政府对这次会议高度重视,陈芸副省长专门出席会议,并做了重要讲话,我们要认真领会,落实到全年的工作中。下面,我首先传达全国统计工作会议精神并代表省统计局对全省统计工作谈几点意见:

一、曾培炎副总理讲话和全国统计工作会议主要精神

2004 1220 ,国家统计局在北京召开全国统计工作会议。会议期间,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主持召开国务院经济普查领导小组成员第三次全体(扩大)会议,各省、市、自治区统计局局长列席了会议。

曾培炎副总理在充分肯定经济普查前期各项工作所取得成绩的基础上,全面分析了当前普查工作所存在的问题。他指出,普查对象的思想顾虑尚未完全消除,人为干预普查数据的倾向仍然存在,部分地区普查经费还不落实。这些问题如不采取措施认真加以处理,就会影响经济普查的数据质量。他要求,各级各部门要依法普查,确保普查质量;要加强领导,圆满完成普查登记工作;要珍惜普查成果,将我国基本单位名录库的日常管理和维护更新制度建立起来。

对于统计工作,曾培炎副总理指出,2005年各级统计部门要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统计工作的方针政策,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严格执行《统计法》,在全面完成经济普查的同时,继续推进统计改革和建设,注重加强部门统计和企事业单位统计工作,抓紧完善统计核算体系和方法,探索建立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和政府绩效评估体系,不断提高统计数据的准确性、科学性和权威性,更好地为各级党政领导决策服务,为社会公众和企业等各方面服务,务求在新的一年中取得新的成绩。

全国统计工作会议回顾总结了2004年统计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和体会,对统计工作本身存在着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会议全面部署了2005年统计工作的任务。主要包括:认真组织实施经济普查、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和劳动力调查;着力推进统计改革。改革三支调查队管理体制,改进地区GDP核算工作,改革统计制度方法;加强和改进部门统计工作;大力加强各项统计建设;加强统计法制建设和巡查工作,加快统计信息化建设,加强队伍建设,加强领导班子建设。

会议强调,在搞好各项统计改革和建设的同时,要努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统计服务。要密切关注经济社会运行情况,特别要加强对农业、投资、价格三个方面的监测,准确、及时地提供统计信息和分析报告,不断规范统计数据发布的程序和方式,增加统计数据发布的内容,努力扩大统计资料的使用。

 

二、2004年全省统计工作回顾

 

2004年全省统计工作按照国家统计局的部署,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和全省统计干部职工的努力下,围绕中心工作和年初统计工作的部署,各项工作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围绕经济普查,完成各项准备工作。

经济普查是2004年全省统计部门的重中之重。在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各有关部门的支持下,经济普查完成各项准备工作,顺利进入全面登记填报阶段。一是制发了普查实施方案和有关数据处理程序。二是普查机构、人员全部到位。全省乡镇(街道)以上全部组建了普查机构,普查工作人员、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全部到岗,各级经济普查经费逐步落实。普查所需的各项物资准备基本到位。三是广泛开展经济普查宣传工作。省内主流媒体都对经济普查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宣传报道。全省各地都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12月份的普查宣传月活动将经济普查宣传推向了高潮。四是通过清查摸底摸清了普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建立了经济普查单位名录,完成了全省33万多人次的逐级业务培训,为经济普查工作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围绕统计质量,积极推进统计改革。

1、加强改革,主动探索,满足统计发展需要。GDP核算工作进一步规范,省级GDP数据顺利通过国家联审。加强了对设区市GDP联审评估并实行月度GDP下算一级,衔接情况良好。根据不同类型市辖区的特点,研究制定了不同类型的区级GDP试算方案。建立了固定资产投资新开工函告、建筑业统计与资质年检结合、新上规模企业申报审批等系列配套制度。与福州市统计局联合开展的企业一套表试点工作全面完成。厦门市和泉州市分别在在地统计和统计代理工作上取得进展。

2、整合统计资源,延伸抽样调查。利用统计局和调查队的资源,实施工农业缩减法等统计改革措施,实现了工农业发展速度和GDP发展速度的稳定衔接,规模以下工业、限额以下贸易餐饮业抽样调查、农村固定资产投资抽样调查和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开展顺利。同时积极创造条件,扩大对各设区市乃至县级有代表性的抽样调查,为各级统计核算工作和向各级政府提供完备的主要经济指标打下了基础;建立了工业发展速度缩减法向下延伸工作方案。已有8个设区市同步计算工业价格缩减指数。农业发展速度计算方法改革按省级价格库资料进行农业产值核算,各设区市在省级价格库基础上,增补地方特色农产品价格调查,提高了设区市农业总产值的核算精度。

3、加大工作力度,提高抽样调查质量。一是农村县以下样本轮换工作顺利开展,城市抽样调查新一轮经常户的管理进一步加强。二是建立抽样调查补充方案。建立了月度规模以下工业抽样调查、景气调查、农民人均纯收入调查、农村固定资产投资调查制度。三是加大对调查的监管和评估力度。进一步强化调查网络建设,提高入户调查手段与技巧。建立事后质量抽查和评估制度,对于重要的指标还建立和完善了各级评估制度。

4、密切部门配合,加强统计设计管理。我局召开了省直部门统计工作座谈会,建立了部门统计报送制度和部门统计工作考评制度,完善了统计调查项目审核备案制度。目前有省直59个部门、300多个部门统计调查项目列入经常性报送范围。一些市、县也召开了部门统计工作会议,强化了部门统计横向联系,建立了部门统计例会、数据通报、人员岗位责任制、上报数据备案和数据责任追查等制度。

加强了统计设计管理工作。局队开展的各项专项调查均严把设计管理关,做到科学可行,衔接规范。认真结合实践不断加强统计方法制度研究,取得较好成果。制定了统计系统应急机制方案,市场价格监测快速反应机制和投资统计快速应急机制全面启动,同时认真贯彻实施国家颁发的统计标准,修订和编制了《福建省统计上使用的行政区划代码》,基本上改变了以往各专业、各部门统计标准不规范、不统一、不可比的局面。

5、执行制度方法,常规工作圆满完成。局队各专业年定报顺利完成,特别是实施“以定代年”的投资、工交年报工作衔接较好,重点工业企业和重点房地产企业联网直报率均达到国家标准,实施了建筑业投资统计报表年审制度、劳动统计年报联合办公制度。全年各类报表工作质量得到了国家局各专业司的肯定。统计数据质量进一步提高,在客观准确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了“五个衔接”,实现月报数据与年报数据、设区市数据与全省汇总数据、各专业数据与综合数据、局队相关数据、各专业数据与省直各部门数据的衔接。

()围绕强化服务,着力提高统计能力。

1、扩大范围,认真开展统计制度外专项调查。围绕省委、省政府的重大举措,开展了全面小康社会监测体系、绿色GDP、公有制实现形式、区域经济、产业集群、中心城市建设和涉农产业核算等方面的统计研究,圆满完成国民经济动员潜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妇女儿童监测、百强外商投资企业、贸易企业、科技进步统计监测、少数民族乡村社会经济、水口库区社会经济、境外来华专家、就业潜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文明窗口、文明城市建设等专项调查。针对年初的县级换届选举,组织力量对全省各县(市、区)近年来的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综合评价,得到了省领导、省委组织部的高度重视。针对各地政府组织开展的竞赛评比活动,各级统计部门在积极参与评价的过程中,独立行使统计职能,提供科学准确的数据,实事求是地开展了考评工作。我局配合省效能办,以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制定指标体系对各地和省直部门进行绩效考评。福州、南平等市统计局受政府委托对经济竞赛开展了考评。各级统计部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不仅科学地评价了各地政府的工作成绩,满足了领导的要求,而且提高了统计工作的地位,树立了统计形象。

2、围绕重点,全面开展统计分析服务。坚持以反映和跟踪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为重点,围绕中央一号文件,禽流感疫情、物价变动、固定资产投资、工业运行、社会保障等热点、重点、难点问题开展分析研究。我局完成统计分析、简明分析192篇、福建企业调研、福建城市调查、福建农村调查299篇,组织完成统计科研课题报告36, 向省委、省政府报送重要信息专报24篇,确定并提供重点调研分析项目23, 承担并完成了“十一五”规划中的《福建省“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宏观调控指标研究》、《福建省“十一五”规划主要经济领域和行业发展目标的投入产出研究》。各级统计部门也为当地“十一五”规划的制订做了大量工作。

3、社会共享,规范提供统计资料服务。进一步提高了月度数据小册子的编印水平,《福建统计年鉴》获全国统计系统年鉴评比一等奖。不仅各专业年鉴的编印出版实现了统一,各设区市的统计年鉴也全部实现了规范,县级统计年鉴逐步纳入规范。编印的《福建改革开放25年》和《辉煌的55年—福建省区域经济发展概览》、《福建社会发展报告》等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各级统计部门为地方人大、政协两会的服务上了新水平。

4、抓住热点,有针对性地提供统计信息服务。信息工作社会效应和政治效应明显,省局、队报送的信息被省两办采用约1500条,有100条信息得到国家领导和省领导的批示,创近年最高水平。其中被国家领导批示近30条,温家宝、黄菊、李长春、回良玉、曾培炎、陈至立等党和国家领导均多次批示。各地的信息工作也进一步得到加强。莆田市统计局提供的信息还得到了国务院领导的批示,全年被采用的信息超过500条。

5、服务公众,开展统计宣传工作。坚持统计新闻通报制度。按季举行统计新闻通报会,在《福建日报》对我省经济运行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进行“数字点评”;每季度在省电视台滚动播出1-2个社会公众关心话题的统计访谈;每天在“东南卫视新闻”中播出2-3条数字新闻,在各种新闻媒体发布统计新闻1000余条;开通了福建统计信息网,在互联网上定期发布月度统计信息,扩大福建对外影响。

()围绕形象树立,大力推进统计建设。

1、强化统计法制建设,为统计事业提供保障。一是配合省人大常委会开展了统计法执行情况大检查,分别对4个设区市贯彻执行统计法的情况进行了抽查,并向省政府做了反馈。二是继续加强统计监督检查工作,全面推广统计监审制度。通过省局的检查或委托设区市统计局在全省抽取9个县开展了监督检查、反馈、整改和回访,推动了当地统计工作,改善了统计工作环境。三是进一步强化统计执法。要求各县(市、区)、各专业都要开展统计执法。在统计执法的过程中,通过对大案要案的处理和宣传,发挥其警示作用。全省共立案查处统计违法案件791起。同时规范执法,行政决定正确。全年全省统计系统无一例行政诉讼败诉。四是扩大统计执法范围。在开展统计执法时不仅检查全面报表,而且检查抽样调查和普查;不仅检查被调查单位,而且检查统计部门,对统计部门内部知法犯法或对弄虚作假失察的统计干部予以严肃处理。五是继续开展“四五”普法工作,进一步推广统计普法合格证制度。六是深入学习贯彻《行政许可法》,对统计部门行政审批和行政许可事项进行清理、规范。省局被评为省依法治省工作先进单位。

2、夯实基层工作,为统计事业提供基础。一方面通过检查督促、学习培训等渠道要求各地进一步加强基层统计工作规范化建设。全省近6500多人参加了统计人员持证上岗培训,对4600多名统计人员实行了继续教育,举办了第二期县级分管统计领导培训班;另一方面注重机构的建设。结合经济普查工作,要求各市、县()要成立普查中心。截止2004年底,全省9个设区市和39个县(市、区)已成立了普查中心。

3、推进统计信息化建设,为统计事业提供手段。一是继续深化四网一库的建设。外网从开通起就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内网全面完成改版,政务信息网和办公OA网建设不断深化,省政务信息网统计网站建设连续三年得到省“数字福建”办的表彰。“八闽农网”建设通过省“数字福建”专家委员会中期建设评估,无偿为“三农”服务成效显著,促成农产品网上成交超过20亿元;数字福建339工程项目统计信息基础数据库完成了一期建设任务,顺利通过省数字福建办验收并得到充分肯定。二期建设项目正在积极地争取之中。数据存储、灾备系统投入运行。综合统计数据库建设已完成了两批近200万笔数据的入库工作。二是各地信息化建设有了新的进展。厦门、福州两市统计局启动了市级统计综合数据库的建设。全省各县(市、区)统计局基本实现了业务干部人手一机,不少乡镇还配备了统计专用计算机。大多数设区市统计局已接入当地政务网,部分县级统计局在互联网上建立了统计信息公众网,有的县与省政务信息网实现了最后一公里的对接。福鼎市在全省率先开通了县级统计网上直报系统。

4、深化干部队伍建设,为统计建设提供力量。继续推进统计系统复合型人才队伍“五个一”工程的目标,省局举办了笔杆子、计算机尖子等培训班,核算、农村、社科等专业对县级骨干进行了培训,干部素质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漳州市统计局根据市政府KPI考核内容制定年度关键业绩指标开展了考核,对干部工作业绩进行量化。

机关建设进一步加强。在理论学习上,围绕贯彻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努力学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与统计理论;在思想建设上,找准结合点,促进统计工作与机关建设的协调发展;在党风廉政建设上,持之以恒,警钟长鸣,落实各项反腐倡廉措施。各设区市统计局继续开展创建活动。在行风建设上,深入开展统计文化建设和统计职业道德教育,塑造团队精神,增强竞争意识,各级、各地局队关系进一步融洽。各设区市统计工作综合考评深入开展,泉州、三明、厦门市统计局分别荣获2004年度考评前三名。一批先进统计单位和个人得到了全国的表彰,三明市统计局和惠安县统计局荣获国家人事部和国家统计局联合表彰的全国统计系统先进集体称号。

 总之,2004年是我省统计工作改革创新的一年,各地、各专业的工作都取得了新进展,统计科研和学会工作继续加强,统计学术交流与合作日益活跃,统计职能进一步发挥。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省统计系统广大干部职工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团结奋斗、无私奉献的结果。在此,我代表省统计局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回顾一年来的统计工作,有以下主要体会:

 一是必须坚持以提高统计数据质量为中心。统计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的生命线,是各项统计工作的基础。任何时候、任何工作都要把数据的质量放在首要位置。

 二是必须坚持以强化依法统计为手段。只有严格依法统计,才能保证统计工作的正常开展,才能保证数字的真实可靠,才能树立统计权威。

三是必须坚持以提供优质高效服务为导向。统计信息只有被充分使用才能真正实现其价值。各级统计部门必须牢固树立服务意识,把为党政机关、社会公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作为自己的重要职责,作为提升统计形象的重要手段。

四是必须坚持以改革作为推进统计事业发展的动力。现行统计体制和制度方法还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还不能很好地适应各地的具体要求。只有不遗余力地推进改革,才能不断开创统计工作的新局面。

 

三、统计工作面临的形势与挑战

 

  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重视统计,社会各界需要统计的现状,给统计发展带来生机与活力,也给统计带来压力与挑战。我们要认清统计面临的形势,坚定信心,正视困难,搞好统计。

(一)党和国家领导对统计的重视给统计发展带来机遇。2002年朱镕基、温家宝同志分别为统计工作题词“不出假数”和“真实可靠”;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第一次将统计工作写入党的决议,对统计提出新要求,更将统计工作的重要性提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2003年,温家宝同志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要抓紧完善统计制度和方法,提高统计数据的准确性、科学性、及时性和统计工作的权威性”;200411月份,温家宝同志在批示中对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和权威性提出了要求,在2004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温家宝同志再次提出“要推进统计改革和建设,完善核算体系和方法,严格执行《统计法》,提高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和权威性”。中央和中央领导的这些指示和要求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领导对统计工作的重视,对统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将有力推进统计工作的发展。

(二)贯彻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和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使统计大有作为。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建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的要求。这一要求不仅有利于统计事业的发展,而且要求统计事业必须发展。从科学发展观的产生与判断上看,它源于对客观现实的真实把握,源于对真实可信的统计数据的充分利用。否则,各级领导就得不到科学决策的依据,就无从谈起对经济发展的科学谋划和对宏观经济的调控,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现代化建设就无法监测与实现。从正确的政绩观的评判上看,胡锦涛同志指出:“必须建立健全一整套科学合理的制度、标准和方法,形成科学评价体系,全面准确地评价干部的工作成绩,为正确识别和使用干部提供科学依据”。这一要求同样将极大地促进统计事业的发展,让我们大有可为。在当前各地纷纷开展的经济竞赛考评工作看,统计的监督职能日益显现,统计地位逐步上升,对统计工作的要求不断提高,对统计数据真实性的要求更加突出。从我省的发展战略看,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这一发展战略的提出正是基于对福建省情的真实把握和对统计数据的充分利用,它的规划和进程监测离不开统计,也是统计工作大展宏图的良机。

(三)社会各界对统计提出不断增长的需求给统计发展注入新的活力。随着决策科学化和社会信息化的推进,各级党政领导和社会各界对统计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多,对统计信息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对统计信息针对性和时效性的要求越来越高。从党政领导的决策需求看,要做好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大力度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等工作,中央和地方各级党委政府都需要统计部门准确及时地反映国情国力和省情省力情况,及时报告和监测经济社会运行过程,深刻揭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和倾向性问题,并适时提出对策建议。从专家学者的科研需求看,他们对统计工作的运作方式、数据时效性和数据获得渠道的广泛性的需求日益强烈,对统计数据按照GDDS标准进行发布的需求日益强烈。从社会公众的知情需求看,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的观念不断提高,了解社会经济发展情况的需求也不断上升,对社会经济热点、难点问题强烈关注。这些需求的不断上升在给统计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压力的同时,也为统计事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各级党政领导和社会各界对统计信息的需求不断增长,统计工作的任务将会越来越重;随着社会经济结构尤其是社会经济组织、社会经济成分发生的变化,特别是由于利益主体的多元化,统计调查对象对统计工作的支持和配合程度有所下降,统计工作的难度越来越大。同时,我省统计工作还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的要求,统计体制、制度方法、工作模式、服务方式等诸多方面,还存在很多不适应的地方。从2004年的情况看,全省统计工作仍然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需要解决。主要表现在:一是统计数据质量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统计体制与客观现实不适应、统计手段相对落后、统计部门不严格依法统计、有的统计人员责任心不强的内部原因,又有被调查对象配合程度低、行政干扰统计不断、统计法制意识不强的外在影响。二是统计信息化建设步伐较慢,网络环境下的全省数据交换还未实现。县级统计部门由于各种原因尚未实现与省政务信息网的最后 一公里 对接,从而使得纵向统计信息网络未能实现联通。三是统计服务的能力和水平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统计调研分析的精品还不多。

面对上述挑战和压力,全省统计系统必须抓住机遇,树立高度的责任感、紧迫感,搞好统计工作,必须充分认识到统计数据的准确客观是统计工作权威性的前提。必须坚持以求统计数据质量真实可靠为基础,以谋统计地位权威可信为目的,采取一系列措施对数据质量进行综合治理,努力提高统计数据的准确性、科学性和及时性。在新的一年里,不仅在数据质量上要有更好地提高,而且在统计数据权威性上也要有明显的提高,要创造一个更加有利于统计工作开展的外部环境,有力地推动各项统计工作的开展。

 

四、2005年全省统计工作任务

 

2005年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重要一年,也是实现“十五”计划目标、衔接“十一五”发展的重要一年,做好今年的统计工作意义重大。全省统计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全国统计工作会议部署,深化改革,推进建设,提高数据质量,树立统计权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统计服务,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做出贡献。根据这一指导思想,2005年我省统计工作的重点概括为:围绕一个中心、强化两大工作、搞好三个调查、推进四项建设。即:以数据质量为中心,强化以GDP核算为龙头的统计改革,强化以经济运行监测为目标的统计服务;搞好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和劳动力调查,做好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的前期准备;进一步推进统计法制建设、信息化建设、基层基础建设和统计队伍建设。

(一)精心组织,搞好各项大型统计调查和年定报工作

1、确保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的圆满完成。当前,经济普查工作进入了登记填报阶段,这是经济普查成败的关键。卢展工书记 116在听取统计工作汇报时关心地问到经济普查的进展情况,他说:“经济普查工作的关键是要把数据搞实、搞准。要坚决反对弄虚作假,坚持实事求是。有些经营者不愿意如实填报,你们要依法普查,要掌握调查技巧,不仅要加强宣传,解除他们的思想顾虑,还要对宣传内容说到做到,取信于民”。黄小晶省长最近指出:“全省统计系统要把认真搞好经济普查任务,作为今年统计工作的首要与重点”。各级统计局、普查机构要认真贯彻卢展工书记与黄小晶省长指示,千方百计地保证普查数据的客观准确、千方百计地保证普查工作的顺利完成。一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第三次全体(扩大)会议和省政府经济普查电视电话会议精神,认真宣传和履行政府对普查对象的三条承诺,消除普查对象的疑虑,使他们更自觉地履行义务,如实地填报。二要依法普查。当前在普查登记中两种不良倾向,一是严重的行政干扰,弄虚作假;二是普查对象配合程度低、瞒报少报。这些倾向如不纠正,势必影响普查数据的客观准确。为此,要依法普查,实施经济普查简易执法程序,坚决查处各种的虚报、瞒报、少报、不报的行为,坚决查处任何地方、任何部门、任何单位和任何人在填报登记过程中干扰普查的行为。三要严格执行普查方案,确保普查数据质量。各级普查机构都要采取有力措施,实行最严格的质量控制和检查验收制度。省经普领导小组成员将在2月份再次对各地普查工作开展督查。各地要继续争取各级领导的支持,做好普查经费的落实工作。决不能因为经费的不落实而影响普查工作和普查质量。四要做好数据处理、公报发布、资料开发、动态基本单位名录库维护等后续工作。动态基本单位名录库的维护工作主要通过利用工商、编办、民政每季度的同级统计部门报送数据来实现单位名录的增减,另外准备通过每年开展一次三个部门(特别是工商部门)登记外的基本单位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来完善名录库。

2、认真组织开展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着手建立劳动力调查制度。今年的1%人口抽样调查实际上是两次人口普查中间年份的人口小普查。与以往年度的人口变动抽样调查相比,今年的样本规模、指标设置、调查方法等变化较大,调查的难度增加。省局已提请省政府下发有关通知,并要求成立省级人口抽样调查领导小组。各地要根据通知精神做好机构组建和经费落实等工作,并以本次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为契机,在国家的样本规模上适当扩大,使调查结果对推算县级常住人口有代表性,为县级人均指标的计算提供支持。劳动力调查是一项全新的制度,实际上是摸清劳动力的总量与结构,用于计算调查失业率的一项既重要又敏感的调查。根据国务院办公厅有关文件安排,首次调查于今年11月进行,2006年在5月和11月各进行一次,从2007年开始每季度开展一次,分别在2月、5月、8月和11月进行。我们要积极争取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对调查工作的领导和支持,所需经费要列入财政预算,并切实做好各项技术准备工作。各地要提高对这项工作的认识,严格按照国家和省里的方案组织实施,在完成国家任务并取得经验的基础上,研究扩大样本规模满足省、市两级抽样调查代表性的问题。

3、切实做好农业普查的准备工作。根据国务院批复的有关普查的周期性安排,在逢6的年份将组织开展农业普查。从2005年下半年开始将在全省组织开展农业普查的有关准备工作,各级要在总结第一次全国农业普查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当前我省农村和农业经济新情况、新特点,认真研究第二次全国农业调查内容、对象和范围,为即将到来的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工作做准备。

4、确保年定报工作的顺利开展。统计年报是统计的主体工作之一。经济普查与年报工作交织在一起,列入经济普查范围的工业、建筑业、房地产业、批发零售贸易业、住宿餐饮业、服务业统计年报及科技、能源等以法人企业为调查对象的专业年报,用经济普查表式代替。为了确保这项工作的开展,根据国家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省实际,省局已对报表制度进行了修订并下发各地,省政府办公厅为此发文做了强调,必须认真加以执行。2005年的定报工作,各地要以经济普查形成的名录为依据,认真核定统计范围,严格按照国家和省里的制度方法开展。

(二)把握重点,继续深化统计改革

1、规范统计核算工作。要根据国家的要求,加强对各设区市GDP核算工作的规范管理,严格按《关于地区季度GDP核算方法的若干补充规定》开展核算;建立并完善设区市GDP下算制度,省对设区市半年和年度GDP实行联审和评估制度,对其余的进度GDP实行下算。有条件的设区市可对辖区内县(市、区)年度GDP采用联审评估,季度和半年度采用下算的办法;要规范地区GDP发布制度,设区市进度GDP数据由省局下算后统一提供使用,并以此作为法定数据。农业、工业、建筑业及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等四个专业将在执行国家下管一级制度的同时,对各设区市实行下管一级。要继续抓好在地统计工作,探索市辖区的GDP核算。要充分认识到GDP核算工作是统计工作的龙头,具有核心地位。各级统计部门要高度重视,认真学习、钻研核算知识与要求,掌握核算的计算与评估办法,确保核算数据的客观准确与可信。

2、切实保证统计改革的工作延续与措施落实。要继续做好工农业缩减法、规模以下工业、限额以下贸易、餐饮业抽样调查、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和农村固定资产投资抽样调查等工作,认真组织实施粮食播种面积、消费者信心指数等新的抽样调查;要适应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制度的新要求,加强投资统计与农调队的配合,做好50万元以上非农户项目的全面调查工作;要加强社会科技指标的统计工作,做好有关社情民意的调查;要认真做好联网直报工业企业范围扩大到全部大中型工业企业的工作;要继续加强在地统计和统计代理工作。

3、大力加强统计设计管理,更好地发挥统计职能。要充分认识到,树立统计的权威,就必须从深化统计制度方法改革开始,从重视统计设计管理工作开始。因此,一是要提高服务质量,使数字符合客观。必须加强统计制度方法改革的研究,使统计调查方法更加科学,统计指标的设置更加配套与完善。二是规范标准。要认真贯彻实施国家制定颁发的一系列统计标准,切实保证各专业、各部门统计标准的规范、统一、可比。三是要审核把关。通过对统计方法制度的把关,加强对统计调查项目、统计报表、统计指标体系、统计标准等的审核审批。避免统计报表的重复交叉,避免数出多门、相互矛盾,同时也切实减轻基层的负担。

4、进一步加强部门统计管理,建立资源共享机制。要按照国家统计制度方法改革三年滚动计划(2005-2007)的安排,着手建立统计设计与管理数据库,进一步完善和规范部门统计制度,逐步减少和消除现有的重复交叉等问题,同时要根据省政府部门统计工作会和省直部门统计工作座谈会精神,认真实施部门统计数据报送制度和考评制度,通过密切与部门的沟通,加强对部门统计的管理,实现部门统计资源的整合和优化配置。

()抓住关键,大力加强统计建设

1、加强统计法制建设,做好统计巡查准备工作。要继续加强统计监督检查工作,通过省局直接和委托的办法深入开展统计监督检查,推进统计监审,提高基层统计数据质量和统计工作水平,要主动向地方政府反馈,督促做好整改。要进一步完善统计执法检查制度,建立经常性执法检查、各种调查方法执法检查和各专业的执法检查相结合的统计执法检查制度体系,把依法统计贯穿统计工作的全过程。要改变一些地方查办案件“对民不对官”、“对下不对上”、“对外不对内”的状况,加大对重大统计违法案件的处理力度。坚决查处那些利用职权非法干预统计数据、利用虚假数据骗取政治地位和荣誉、谋取经济利益的行为。要建立统计工作责任追究制度,对不负责任甚至参与弄虚作假的统计人员予以坚决处理,决不姑息。去年某开发区弄虚作假的行为已得到应有的查处,全省统计部门都要引以为戒,防止类似的案件发生。要根据《行政许可法》要求,做好涉外调查管理、统计资格认定和调查项目审批工作。要结合经济普查的工作,贯彻《全国经济普查条例》,使普查成为实施依法行政、建立法治社会的一次成功实践,要结合经济普查的宣传,继续加大普法力度,做好统计“四五”普法的收尾工作,尽早查遗补漏,确保通过“四五”普法验收。

今年国家统计局将对我省统计工作开展巡查。巡查的内容主要围绕数据质量,重点检查国家统计法规和制度的贯彻落实情况及各项统计基础工作,还将与地区GDP联审、经济普查数据、专业统计数据评估审核等工作相结合。巡查的结果将向省政府反馈。各级统计部门要进一步开展自查自纠,做好迎接国家巡查的准备工作。

2、以数据库和网络建设为重点,推进统计信息化建设。

要按照与国家建设宏观数据库的标准相衔接的要求,继续抓好省局分布式统计基础数据库建设,争取基础数据库建设二期项目的立项,着手宏观经济数据库建设方案的设计和论证工作。各设区市统计局要开展市级数据库建设,按照国家和省局提供的统计指标体系和统计分类体系进行数据整理,进行电子化归档。要加强对各专业数据的共享与应用。要力争今年开通统计虚拟专网,实现统计信息网省、市、县三级的纵向联通。我省设区市与县(区)的联网工作在全国属严重后进单位。今年各县(市、区)要努力完成统计局与政务网的最后 一公里连接,做好防火墙等有关设备的添置。要继续加强统计外网建设,加强“八闽农网”、“海峡企业资讯网”建设,研究建立省局企业直报平台和统计远程教育平台,探索建立网络环境下的统计手段和统计培训方式。

与此同时,要加大软件开发和技术人员的培养,通过统计应用程序的开发,提高计算机专业人员的统计知识与统计专业人员的计算机应用水平和能力。

3、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建设。要通过各种手段,加强对数据质量源头的控制。一是加强乡镇统计基础建设。要进一步开展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活动,促进乡镇统计站的建设。二是加强企业统计基础建设。要督促企业依法设立统计机构、配备统计人员、按照国家要求实行统计从业人员资格认定,实行持证上岗、建立和完善各种原始记录,要在国家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企业联网直报的范围。三是尚未成立普查中心的县(市、区)要抓紧做好组建工作。必须认识到,普查任务是一项周而复始的工作。要适应这一要求,并从缓解当前基层统计力量薄弱问题的角度出发,把普查中心的成立当成一件重要的事情来抓。同时,取消计算中心(站)的设区市统计局要想方设法恢复计算中心的机构,充实统计队伍。四是做好统计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五是巩固县级分管统计领导干部培训班的成果,进一步提高基层领导干部对统计工作的认识和领导统计工作的能力。要通过努力,将统计知识,特别是《统计法》的学习,列入各级党校培训教学计划。

(四)围绕监测,提供优质高效的统计服务。

要紧紧围绕各级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开展各种制度外的调查研究,充分利用统计信息资源优势,从统计的角度提出有量化特征的咨询意见和政策建议。要进一步加强对宏观经济运行的监测。特别要围绕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加强对区域经济、循环经济发展的研究,加强对农业、投资、价格三个方面的监测,加强对项目带动、县域经济、产业集聚、民营经济等发展情况的研究。在经济运行的监测中,要把经济运行的新特点抓准,把重大经济现象的变化和联系说透,对经济运行状况做出准确的判断。在分析手段上,要有创新,要加强对经济指标间的数量分析,为定性判断提供更坚实的基础。要更多地运用现代经济分析方法,加强统计分析,增加专题分析的深度。近年来,我省的统计分析水平有较大的提高,但各地发展不平衡,与社会的要求仍有距离,出的精品也不多,特别是有社会影响力的精品不多。因此,各级统计部门要通过整合资源、集中力量,加强统计科研力量,多出精品,要举全系统之力,通过立项,做出有影响力的课题。要继续通过请领导为统计分析研究点题的方式,加强专题调研分析的针对性和及时性,更好地服务地方党政领导。要进一步加强统计信息的报送工作。既报喜又报忧,针对社会热点问题,提高信息的质量与采用率。要进一步规范与出版统计资料,通过省、市、县(区)三级的共同努力,以规范县级的统计年鉴为重点,提高统计工作的影响力与服务水平。要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统计新闻工作。抓住各界对统计数据需求日益增多的机遇,逐步扩大统计新闻的权威性和影响力,提高统计的公信度,维护统计的权威。

 

五、全面加强统计队伍建设

 

省委七届八次全会指出,贯彻落实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我省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根本保证。加快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关键在党,关键在人。统计部门要把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体现在服务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过程中,体现在提高数据质量、增强统计权威中。加强统计部门执政能力建设,关键在统计队伍建设与统计能力的提高,统计队伍素质是提高统计能力的基础,而统计能力建设的落脚点在于统计队伍建设,在于提高统计队伍的综合素质。为此:

(一)增强法制意识,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

《统计法》颁布20年来,广大统计人员通过学法、用法和执法,法律意识有了很大提高。但是,由于统计工作的技术性强,以至于有的同志误以为统计工作只是专业技术工作,把依法开展调查、收集数据看成是需要低声下气求人的一项工作,依法开展统计工作的意识在一些同志的脑子里还没有扎下根。这种观念不仅与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要求有较大的差距,而且使得统计数据质量受到影响。在查处2004年我省统计违法案件中我们发现,有的统计工件人员对弄虚作假的行为不仅失察失管,甚至自己参与或指使作假,目无法纪,对一些领导指使、授意弄虚作假的作法,言听计从,不敢顶撞、不敢反对、不做报告,最终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因此,全省统计系统必须把依法统计贯穿统计工作的全过程,一是要通过加强对法律知识和统计知识的学习,提高自身队伍的法律意识,加大对知法犯法和执法犯法的统计人员的处理力度,体现公平执法与从严执法。二是通过加大宣传力度,加大对抗拒、干扰、阻挠依法提供统计资料的被调查对象的处理力度,提高社会公众配合统计工作的法律意识。同时要把被调查对象依法如实申报的义务和调查机构依法履行保密的义务统一起来。三是要加大对行政干扰统计数据、弄虚作假的违法大案、要案的处理力度,通过曝光与宣传,加强对基层领导干部的统计法制观念教育,保障统计独立行使统计调查、统计报告和统计监督的权利,提高基层领导的依法统计意识。统计工作人员对领导的行政干扰行为要坚持原则,敢于、善于做好抵制工作,反对弄虚作假,实在不行就必须向上级统计部门报告。

(二)增强学习意识,提高应用现代技术进行统计的能力。

面对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每一个统计工作者都必须充分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从当前我们所使用的调查方式看,主要是以普查为基础,抽样调查为主体,其他多种调查方式结合在一起的统计制度方法;从汇总方式看,形式多种多样,有联网直报、有超级汇总、也有逐级处理;从使用统计工具看,全省县级以上专业统计人员已基本上实现了人手一机。在这种形势下,不加强学习,就跟不上形势,就适应不了统计工作,就不能掌握现代化的统计手段与多种统计方法,就不能成为一名内行的领导;不加强学习,就无从谈起利用现代化的手段和新的统计方法解决统计部门面临的人少任务重的矛盾,就无从谈起减少统计成本、增强统计时效的话题。为此,我们统计系统要成为学习型的统计局,每个干部都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今年我们将根据统计教育培训计划,继续深化“5+1”工程。各设区市统计局必须加大统计队伍的培训力度,根据“5+1”工程建设的要求提出自己的实施计划,对所辖县级统计队伍进行培训。不仅要注重业务知识的培训,而且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参加省局笔杆子、计算机、调查技能等培训的市级人员必须发挥骨干作用,积极做好对下一级的培训工作。必须认真组织做好学历教育工作,确保45岁以下的干部实现大专以上学历。同时再次重申,未达到大专以上学历的一律不准调入统计部门工作。

(三)增强开拓意识,提高统计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统计发展的不竭动力。统计工作面临的形势日益复杂,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公众对统计工作准确性、全面性和时效性的要求越来越高,统计制度方法滞后于现实社会发展的矛盾也逐渐体现。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统计制度方法改革措施。这些措施的实施需要各级统计部门的不断完善。因此,各级统计部门必须增强开拓意识,加强对统计工作的思考,加强对结合本地实际开展统计工作的思考,加强对统计方法制度在国家的总体框架下更加适应地方实际、符合客观实际的思考,加强对提高统计服务能力的思考,积极探索新的方式方法,以创新的精神开展统计工作。 

(四)增强责任意识,提高统计大有作为的能力。

各级统计领导干部必须树立牢固的“守土有责”意识,各项工作都必须围绕有利于统计的发展来开展。例如,在参与地方政绩考评工作中,必须看到这项工作既有利于统计部门地位的提高,又可能会对统计工作带来负面影响,可能会产生更多的行政干扰统计现象。对此,大家必须要有高度的统计责任意识,既主动参与考评工作,又要在工作中坚持实事求是,决不能因为个人利益而放弃统计责任,影响统计事业的发展,出现“顶得住的坐不住,坐得住的顶不住”的现象。要特别注意在参与评价各地的经济竞赛和绩效考评工作中实现独立行使统计的调查权、报告权和监督权。

要以高度的责任感,结合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紧密联系统计改革建设和统计系统党员队伍建设的实际,充分发挥党组的作用,认真解决党员和党的组织在思想、工作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研究和探索保持机关党员先进性的有效机制。要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对人、财、物的管理,促进全省统计系统党风廉政建设不断引向深入;要继续深入开展创建活动,促进三个文明的协调发展;要加强思想道德教育,促进机关作风转变;要弘扬统计文化,创建文明机关,树立政府统计形象。国家统计局为弘扬统计文化,决定在今年下半年组织全国统计系统文艺调演。我们要积极参加这一活动,省局将对此做出专门部署,请各地认真做好准备。

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做好统计调查队体制改革工作。调查队的改革只会更加有利于统计工作的发展。在国家统计局调查队改革方案实施前,各级统计局、调查队必须做好工作的延续,确保队伍不散、思想不乱。

春节就要到了,各地要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切实解决好困难职工的生活,过个欢乐祥和的节日。同时,要根据中纪委、省纪委有关要求,“两节”期间,严禁收送礼金、有价证券、贵重物品,严禁参加用公款支付的高消费娱乐活动,严禁参与赌博。对于顶风违纪的,要先行免职,再做处理。最近省局就公务接待工作提出了进一步的具体要求,对省局干部职工的公务活动实行禁酒令。请各地一定予以支持,确保落实。

同志们,在新的一年里,让我们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昂扬的斗志和饱满的工作热情,带领全省统计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努力拼搏、扎实工作,在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征程中,迈出新步伐,开创新局面,实现新跨越,做出新贡献!

谢谢大家!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