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法治建设是全面依法治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代统计法治征程中,南平市统计局创新工作方法,开展“统计法治建设年”活动,重点围绕法治建设为统计工作“铸魂”“筑基”“提质”“增效”四个方面共计22项内容展开,通过实施“1+2+3+4”行动,持续为统计法治建设做加法。福建省统计局在全省统计系统推广该典型经验。
“1”即围绕“一个目标”。通过开展全市统计系统“统计法治建设年”活动,推动统计执法更加规范高效,统计领域权力运行得到有效制约监督,依法统计依法治统理念进一步筑牢,统计监督职能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
“2”即突出“两处关键”。“四个一”突出领导班子带头抓落实。每季度党组理论中心组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计工作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及相关法律法规开展1次学习;领导班子成员到挂钩帮扶村、共建社区等基层单位开展1次宣讲;领导干部结合工作实际“给群众1个惊喜点”;领导干部牵头1个课题开展调研,形成高质量调研成果。今年以来,党组理论中心组已组织学习6次,宣讲1次,给群众惊喜点4个。“五个一”突出干部队伍强建设。每季度开展1次“统计业务微课堂”,开展1期“统计业务大比武”,开展1次机关青年理论学习小组集中学习,分专业开展1期“统计业务大培训”,年底评选1批“业务能手”。今年以来,已开展4期“统计业务微课堂”培训150人次,开展2期“统计业务大比武”评选出“业务能手”6名,开展2次青年理论集中学习,开展1次青年理论学习交流会,开展13次各类业务培训。
“3”即建立“三项机制”。建立网络数据安全制度。印发《南平市统计系统网络和数据安全相关制度》,把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摆在重要位置,通过制度规范,把牢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两道关口。建立源头数据质量制度。印发《一套表调查单位名录库源头数据质量核查实施方案》,把单位名录的真实性、准确性、时效性等要素纳入统计单位管理工作中,进一步把好入库退库关口,确保在库单位真实、准确、有效。完善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先后印发南平市统计局《行政执法事项清单》《统计执法人员清单》《行政执法随机抽查事项清单》《行政执法音像记录事项清单》《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事项清单》等五项清单,以及《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流程图》《行政执法流程图》,不断规范完善统计行政执法程序。
“4”即抓好“四个重点”。抓好纳统工作质量。全市已对2022年及2023年新入库“四上”单位(含入库固定资产投资项目)、退库“四上”单位(含入库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开展核查。抓好源头数据质量。健全数据核实制度,完善“即报即审即验”“一审一结”机制,严格落实“事前、事中、事后”数据质量审核机制。坚持主动送法上门,每季度开展一次“统计服务下基层”活动。抓好统计数据质量自查自纠。截止目前,全市开展重点指标查询七千余家次,对发现问题及时指导企业解决。抓好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成立五经普领导机构,细化工作方案,积极推动“两员”选聘、普查试点、普查区划分与绘图等工作,持续加大经普期间的法治宣传,将法治宣传与经普宣传紧密结合,充分运用经普宣传展示统计法治理念。
通过此项活动,领导干部法治意识进一步提高,统计法治建设基层基础进一步完善,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责任进一步夯实,全社会依法统计氛围进一步增强。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