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农普办与省委宣传部联合下发关于认真做好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宣传工作的通知
来源:福建省统计局 时间:2006-06-27 17:02

各市、县(区)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党委宣传部,各有关部门,省直各主要新闻单位:

国务院决定于2006年进行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农业普查的主要目的是摸清农业、农村和农民近十年来的发展变化情况,准确掌握农业生产要素和农业资源以及农民生活状况 这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一项重要的政府行政行为,是我国经济社会生活的一件大事。为了确保农业普查工作的顺利进行,现就做好我省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宣传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高度重视农业普查的宣传工作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村,最繁重、最艰巨的任务也在农村。十六届五中全会又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要求。做好我省的农业普查工作,对于省委和省政府研究制定国民经济发展战略和规划、制定各项社会经济政策提供可靠依据和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具有重大意义。这次农业普查涉及面广、任务重、参与部门多、工作难度大,做好宣传工作是保证农业普查顺利进行的关键。各级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各级党委宣传部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高度,提高对这次普查宣传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广泛深入地开展思想动员和组织动员,为普查工作顺利进行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二、切实加强对农业普查宣传工作的组织领导

农业普查宣传工作,由各级党委宣传部和各级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组织和协调。县级及县级以上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应组建宣传组,由宣传部门和统计部门人员组成,具体负责这次农业普查的宣传工作。各地、各部门要按照“全国统一领导、部门分工协作、地方分级负责、各方共同参与”的原则,认真做好本地、本部门的义务宣传动员工作。各级党委宣传部要把农业普查宣传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精心策划,认真组织。要根据普查工作的要求,结合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情况制订出宣传工作计划。要积极组织报纸、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做到既分工明确又密切配合,广泛深入地开展农业普查的宣传活动,确保普查工作顺利开展。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城乡基层组织,要采取具体措施,通过设立户外公益广告、张贴宣传画、悬挂标语口号、开展咨询活动等多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整个宣传活动要求真务实,讲求实效性,增强针对性,做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为普查工作的顺利进行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三、 农业普查宣传的工作重点

农业普查宣传工作的重点是,为什么要进行农业普查和怎么样进行普查。要根据国务院(2005)13号和省政府(2005)14号文件精神,在广大干部和群众中广泛宣传普查的意义、目的、方法和内容,使更多的人了解农业普查和关心农业普查,认识农业普查的重要性,积极支持和配合搞好普查。要通过深入的宣传动员,使各级领导干部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搞好农业普查的重要性,切实加强对普查工作的组织领导;使各级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任何地方、部门和单位,都不容许强令或者授意有关人员虚报浮夸甚至伪造篡改普查数据,切实保证普查机构和普查人员依法独立调查、独立报告、独立监督的职权不受侵犯。农业普查取得的资料,严格限定用于普查目的,不得作为任何部门和单位对普查对象实施考核、奖惩的依据;各级普查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对普查对象的个人和商业秘密,必须履行严格的保密义务。在宣传中,尤其要使广大普查对象懂得普查的责任与义务,如实填报普查项目。

四、农业普查宣传的工作安排 

农业普查是一项重大的社会系统工程,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分为普查准备、现场调查、数据处理及发布和工作总结及资料开发四个阶段进行,普查宣传动员工作必须与各阶段工作紧密结合,协调运作。
     (一)普查准备阶段,集中宣传农业普查的目的、意义、内容和方法。2006年上半年,主要是宣传普查的目的意义,宣传农业普查有关文件和党政领导的重要指示精神,报道农业普查各项准备工作情况,使各级领导干部充分认识搞好普查的重要性,切实加强对普查工作的组织和领导;动员各有关部门积极支持和参与农业普查,密切配合,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共同搞好普查工作。在2006年第三季度、第四季度,重点是宣传普查的任务和要求,宣传普查有关的政策法规,要使广大群众和普查对象了解普查的内容和要求,明白责任与义务,积极支持和配合普查。在年底要围绕清查摸底工作重点开展宣传动员,2006年12月份全省统一开展宣传月活动,逐步将农业普查宣传动员工作推向高潮。
     (二)现场调查阶段,在继续宣传普查内容和普查对象应履行的义务同时,重点宣传与普查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基本要求,使普查对象解除思想疑虑进一步了解怎样依法配合普查,以及如何如实申报做好普查登记等。期间,追踪报道各有关部门协同作战、共同开展普查登记的情况,特别是广大普查对象积极参加普查登记,如实申报普查资料的情况,宣传报道普查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对普查登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做好宣传解释工作,对拒不配合普查工作,迟报、拒报、虚报、瞒报等违法行为,进行必要的舆论监督。
     (三)数据处理及发布和工作总结及资料开发阶段,发布普查的主要数据和普查资料开发应用成果,广泛宣传我省农业发展以及农村建设等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普查资料的经济和社会价值。

 

 

福建省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      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

领导小组办公室 

            

 

附件: 1.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宣传提纲 

2.福建省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宣传工作规划 

3.福建省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宣传标语口号
 
  
                                                       ○○六年六月十九日
   

附件1
       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宣传提纲 

 

根据国家普查制度规定,国务院决定于2006年底开展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
      一、什么是农业普查 

(一)农业普查是一项大规模的国情国力调查,是按照国家规定的统一时间、统一调查项目、统一填写方法,对所有农业生产经营单位以及所有涉农情况进行的全面调查登记。 

(二)农业普查的目的:查清近10年来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发展变化情况,为研究确定国民经济发展战略和规划,制定各项社会经济政策提供依据。 

(三)农业普查的原则:农业普查采用属地原则,凡在我国境内的农业生产经营单位,都必须进行登记,而且一个农业生产经营单位只能在其所属地区进行登记。 

(四)农业普查的调查范围和对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农业生产经营和服务的单位、农村住户、行政村和乡镇。普查范围涉及全国3万多乡镇、60万多个村委会、2亿多农户。 

(五)农业普查的主要内容:根据我国国情,并参照2010年世界农业普查方案,此次普查主要包括6个方面:一是从事第一产业活动单位和农户的生产经营情况;二是乡(镇)、村委会及社区环境情况;三是农业土地利用情况;四是农业和农村固定资产投资情况;五是农村劳动力就业及流动情况;六是农民生活质量情况。 

(六)第二次农业普查的标准时间:时期标准是 2006 1 1 12 31 ;时点标准是 2006 12 31  

(七)农业普查的进度安排:2005200612月底进行普查准备,重点是建立普查机构、落实普查经费、组织开展普查试点和现场人员的培训工作。 2007 1 1 开始入户普查, 4 1 12月底主要工作是质量检查、数据处理、数据评估和发布,2008年进行数据库建立、数据开发与工作总结。 

二、为什么要进行农业普查 

(一)国家普查制度规定,逢六的年份进行农业普查。1996年成功开展了第一次全国农业普查。进入90年代后期以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农业、农村、农民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只有实施第二次农业普查,才能将过去十年来农业与农村经济的发展变化更全面、更系统地呈现在世人面前,有助于社会各界充分了解国情国力。 

(二)农业普查是适应不断强化的政府宏观调控需要、全面监测农村经济运行状况的手段。当前,我国农业发展处于一个关键时期,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我们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客观形势的变化,对政府宏观管理与宏观调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农业普查资料既能反映微观生产单位的农业生产情况,也能够全面反映整个农业发展态势,为宏观政策的制定提供翔实、可靠的参考依据。 

(三)农业普查是适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全面推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工程。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在21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又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农业与农村经济的发展直接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进程,农村不能实现小康,全国的小康就不能实现。进行农业普查有利于充分了解和掌握农业资源和农业生产要素等基本数据,摸清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家底,掌握农村小康建设进程,发现农村小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四)农业普查是进一步加强农村统计工作的有效手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统计工作发生了很大变化,农村统计方法制度由以全面统计为主向以普查为基础、抽样调查为主、辅之以全面报表、重点调查、科学核算等多种方法综合运用的方法体系转变。普查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为抽样调查提供科学系统的抽样框,为进一步搞好抽样调查、做好常规的农村统计工作、搞准农村社会经济情况提供基础。 

三、如何搞好第二次农业普查 

一是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全国农业普查不仅是农村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为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所瞩目。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严格按照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工作的通知》要求,积极组织强有力的农业普查领导班子及其办事机构,选调强有力的普查骨干队伍,创造农业普查工作正常进行所必须的条件。 

二是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农业普查涉及面广,工作难度大。需要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并动员社会力量共同参与,齐心协力,圆满完成任务。 

三是积极筹措并落实经费。进行农业普查工作,需要大量的资金保证,国家财政已经拨出部分经费支持农业普查,各级政府也要严格按照国务院关于分级负担普查经费的要求,积极筹措普查经费,同时也要注意节约使用普查经费,保证普查工作顺利进行。 

四是做好宣传工作,搞好社会动员。农业普查需要大量的工作人员参与,普查对象涉及2亿多农户,宣传工作既要搞好领导的大动员,也要搞好普查队伍的大动员;既要搞好思想动员,也要搞好组织动员,充分调动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农业普查的积极性。 

五是做好普查员的培训工作。农业普查内容广泛、调查项目多种多样,各地应积极组织对普查人员的培训,使普查人员充分了解普查的内容,准确理解调查项目的含义,保证普查质量。 

六是如实填报。每个被调查单位都应以高度的责任感和认真负责的态度,搞懂普查项目与内容,充分理解普查项目的含义,实事求是,如实填报。对于一些敏感指标,普查人员一定要为普查对象保密。 

七是充分利用第一次农业普查的经验与做法,确保各项工作按时完成。从现在到普查还有一年多时间,由于农业普查规模大,涉及面广,任务繁重,需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各级各部门必须有高度的紧迫感,统筹安排好各项工作,严格按照普查工作进度时间表,充分利用第一次农业普查的经验,高质量、全面地完成第二次农业普查任务。 

八是普查政策宣传,解除调查对象的思想疑虑,增强配合程度。 

 

 

 

 

附件2 

福建省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 

宣传工作规划 

 

福建省农业普查宣传活动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0064-6月制订和下发宣传规划 20067月省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与省委宣传部联合召开省主要新闻单位负责人座谈会以及全省设区市宣传工作会议,研究落实宣传任务安排。20062-10 制作和下发 各种宣传物品。200610月份举办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高峰论坛,200611月举办农业普查知识竞赛 200612月份 举办农业普查宣传晚会 ,举办农业普查宣传咨询日 ,发表《致农业普查调查对象的公开信》, 发表农业普查的社论或评论员文章,发布农业普查公告,省和地方主管领导访谈录。 20071 请省领导到普查登记现场检查普查登记情况,并看望普查工作人员。省主要媒体开辟农业普查宣传专栏,介绍农业普查目的、意义以及有关政策要求。组织新闻媒体报道农业普查工作进展情况及深入基层报道各地普查情况, 宣传农业普查工作中的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 ,对农业普查登记中的违法、违纪行为进行曝光。召开农业普查新闻发布会,发布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和专题分析文章,宣传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状况与成就,宣传农村建设情况。具体宣传活动全省分四个层面进行展开。 
       一、省级 

(一)报刊宣传 
    福建日报等省级有关报刊主要宣传安排如下: 

20061——11月。报道全省普查工作会议、全省性重大活动,农业普查准备工作和普查动员、培训、摸底等方面的动态消息。 
       200612月开展农业普查“宣传月”活动。1开辟农业普查专栏 ,宣传普查知识、相关法律法规和报道动态消息。2刊登农业普查领导小组组长或副组长就农业普查答记者问;刊登发布农业普查公告;刊登农业普查标准时点倒计时;刊登《致农业普查调查对象的公开信》; 刊登农业普查的社论或评论员文章 

200718月。报道现场登记、数据处理工作情况,宣传农业普查工作中的先进人物及事迹,对普查登记中的违纪、违法行为进行曝光。 
      20078-2008年。发布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和专题分析文章。 

(二)广播宣传 

福建人民广播电台主要宣传安排如下: 

20063——11月。1、报道全省普查工作会议、全省性重大活动,农业普查准备工作和普查动员、培训、摸底等方面的动态消息。2、适时在新闻节目前后播发农业普查公益宣传广告和标语口号。 

200612月开展农业普查“宣传月”活动。1开辟农业普查专栏、宣传普查知识、相关法律法规和报道动态消息。2播报农业普查领导小组组长或副组长就农业普查答记者问;在新闻节目前后播报农业普查宣传公益广告和标语口号;播报农业普查公告;播报《致农业普查调查对象的公开》; 播报农业普查的社论或评论员文章 

200718月。继续播报农业普查宣传公益广告和标语口号,报道各地普查现场登记情况、数据录入和审核处理工作;报道工作进展和成绩,宣传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披露普查过程中存在的违法违纪问题;推广各地典型经验和有效措施。 

20078——2008年。发布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和专题分析文章,宣传经济建设成就。 

(三)电视宣传 

福建省电视台相关频道和节目主要宣传安排如下: 

20061——11月。1报道全省普查工作会议、全省性重大活动,农业普查准备工作和普查动员、培训、摸底等方面的动态消息。2在相关频道重要时段播放农业普查公益广告和标语口号。3 、录播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高峰论坛,录播农业普查知识竞赛 

200612月。开展农业普查“宣传月”活动。1“宣传月”时期,在黄金时段加大播放农业普查公益广告和标语口号的频率。2开辟农业普查专栏,宣传普查知识、相关法律法规和报道动态消息;播报农业普查领导小组组长或副组长就农业普查答记者问;播报农业普查公告;播报《致农业普查调查对象的公开信》;播报农业普查的社论或评论员文章;录播农业普查宣传晚会;播报农业普查标准时点倒计时。 

20071-8月。继续在黄金时段播发农业普查公益广告和标语口号,跟踪报道各地普查现场登记情况,报道数据录入和审核处 理工作,报道工作进展和成绩,宣传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披露普查过程中存在的违法违纪问题;推广各地的典型经验和有效措施。 

20078-2008年。发布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宣传经济建设成就。 

(四)网络宣传 

在省人民政府公众网、电子政务内网门户网站、东南新闻网、福建热线及各地统计信息网和党政网开辟农业普查专栏。主要活动安排如下: 

20061——11月。1宣传农业普查知识。2适时报道农业普查工作动态和消息。3制作发布农业普查公益广告和标语口号。 
         200612月。开展农业普查“宣传月”活动。1继续报道各地农业普查工作动态和消息。2制作发布农业普查公益广告和标语口号。 

20071-8月。跟踪报道各地普查现场登记情况,报道数据录入和审核处 理工作,报道工作进展和成绩,宣传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披露普查过程中存在的违法违纪问题;推广各地的典型经验和有效措施。 

20078-2008年:发布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宣传经济建设成就。 

(五)日历年画宣传 
         200610月,省农业普查办公室设计印制农业普查宣传画,发送到县级普查机构,在城市主要街道、农村集镇、企事业单位和农村重点户进行张贴。 

(六)部门宣传 

1200610月起,省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尤其在涉农部门要结合“科技下乡”、“卫生下乡”和“农技推广”等活动,在本部门内部刊物和网页及对管理对象发送的资料中,开辟专版或栏目,宣传农业普查的目的意义、对象范围、普查内容、时间安排、法律法规及要求;及时报道本系统农业普查工作动态和消息,宣传先进人物及其先进事迹,推广各地的典型经验和措施。 

2200611月农业普查清查摸底和200714月正式普查登记期间,各地通信(移动、联通公司)可通过短信平台向手机用户发送普查知识和涉及农业普查方面的短信息。 

二、设区市 

各设区市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宣传安排、宣传内容等与省级同步。 

三、县(市、区)级 

(一)广播及电视宣传 

各县(市、区)广播、电视宣传安排、宣传内容等与市级以上同步。 

(二)宣传车 

各县(市、区)农业普查办公室在200612月农业普查“宣传月”活动期间,结合本地实际,组织宣传车巡回各乡镇(街道办事处)进行宣传。重点宣传普查的目的意义、普查对象范围、普查内容、《统计法》、《福建省统计管理条例》以及普查对象如何配合普查工作等。 

(三)公共交通设施宣传 

200610——12月,有条件的县(市、区)可在政府公务车辆、社会营运车辆张贴农业普查公益广告进行宣传。 

(四)致农业普查调查对象的公开信200612月前,县(市、区)农业普查办公室将农业普查的意义、内容、时间安排、法律规定以及要求印制成《致农业普查调查对象的公开信》,发至所有被调查对象,使农业普查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五)文艺宣传 

有条件的县(市、区),可组织业余文艺宣传活动,利用各级文化站编排群众喜闻乐见的歌舞、小品和相声表演,宣传农业普查工作。 

(六)农口部门要结合农业技术推广、应用等宣传活动, 
宣传农业普查有关知识。  

(七)县(市、区)农业普查办公室要结合实际并与县(市、区)教育局衔接,举办乡镇“农业普查中小学生一堂课” 。  

四、乡镇(街道办事处)村级 

(一)运用乡村广播宣传。200611月底前,每周广播1次;200612 “宣传月”活动和正式普查登记期间,每天至少广播1次。 

(二)乡镇政府设专门橱窗进行农业普查小知识等专题宣传。 

(三)乡镇党委政府所在地制作不低于1幅的简易农业普查路牌平面宣传公益广告。
         (四)200612月底前,以村为单位组织有关人员在房前屋后书写不低于5幅的农业普查宣传标语。 

(五)组织驻乡镇(办事处)机关、学校、医院办板(墙)报。主要宣传农业普查的目的意义、对象范围、普查内容、时间进度安排、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普查对象如何配合普查等。 
       (六)各乡(镇)要在“农业普查宣传月”中,设立农业普查宣传咨询站、启动农业普查宣传车散发《致农业普查调查对象的公开信》,宣传农业普查法律法规及相关农业普查知识及农业普查的重大活动。  
        

 

 

 

 

 

 

 

 

 

 

 

 

附件3 

福建省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 

宣传标语口号 


1 .动员起来,认真搞好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
2 .如实申报,依法普查,确保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圆满成功
3 .开展农业普查需要全社会的支持与配合
4 .让农业普查家喻户晓,让普查意义深入人心
5 .摸清农村家底,把准农业脉搏,关注农民生计
6 .农业普查,了解过去,把握现在,规划未来
7 .认真搞好农业普查,服务建设和谐新农村
8 .农业普查,情系三农
9 .认真搞好农业普查,真实反映农村全貌 

10. 认真搞好农业普查,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 

11.认真搞好农业普查,建设海峡西岸社会主义新农村
12 .搞好农业普查,统筹城乡发展,建设和谐社会
13.普查三农真实状况,科学决策发展大计
14 .农业普查,盘点农业,服务“三农”
15.农业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
16.搞好农业普查,摸清三农信息,构建和谐新农村
17.搞好农业普查,构建和谐农村
18 .普查农业 发展农村 致富农民
19.齐心协力普查农业,满怀信心建设新农村
20 .掌握农业实情  关心农民生活  共建农村小康
21.农业普查,关注民生,了解民意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