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统计局制定
2010年12月
福建省国内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抽样调查方案
一、调查目的
近年来我省国内旅游发展迅猛,日益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对拉动内需促进消费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为全面掌握和了解我省接待国内游客(包括过夜游客和一日游游客)人数、人天数和国内游客在本省的花费以及客源市场的分布等有关情况,综合分析全省及各设区市国内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准确反映国内旅游在我省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测算出全省及各市旅游人数接待情况,为加强对我省国内旅游业的宏观指导和管理,帮助旅游企业获得开拓我省国内旅游市场所需要的决策依据和信息资料,促进我省国内旅游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二、调查对象和范围
调查的对象为在我省旅游的我国大陆居民,即在我省旅游的国内旅客(含本省居民在我省旅游的旅客)。
在我省旅游的国内游客是指:不以谋求职业、获取报酬为目的的,离开惯常居住环境出行距离超过
惯常居住环境是指居民日常生活、居住和工作中经常涉及的地方。包括居住地、工作单位附近的公共场所和经常往来的亲朋好友家。
三、调查内容
1、游客构成,包括游客的居住地、性别、年龄、职业。
2、旅游目的。
3、旅游的方式和游览的景点。
4、在本地旅游的花费及构成。
5、在本地停留时间。
6、对旅游地旅游业发展及旅游服务质量评价。
四、调查方法
对旅客采用随机抽样调查,对住宿企业床位出租情况和景区景点接待游客情况采用重点调查,而后根据抽样调查与重点调查资料推算总体数据。
为解决省市调查数据共享问题,实现年度国内旅游调查数据下管一级的目标,对旅客抽样调查采取以各设区市为总体,分域分层多阶段抽样的方法。将游客抽样问卷调查总体分为旅游住宿单位接待的过夜旅游者、景点(区)的一日游游客和在亲友家过夜的旅游者三个调查域。全部抽样问卷调查样本16000份,按上年各设区市接待人数比例分布在全省九个设区市。其中:景区(点)6400个,居民户1600个,住宿单位8000个。各设区市住宿单位抽样访问旅游者人数应占本设区市抽样访问总人数的50%,景区(点)抽样访问旅游者人数应占本设区市抽样访问总人数的40%,居民户抽样访问旅游者人数应占本设区市抽样访问总人数的10%。
同时为了满足月度推算全省接待国内游客人数,需要重点抽选有一定代表性的住宿企业和景区景点,调查收集整理住宿企业床位出租情况和接待游客变化情况的统计数据,用于推算月度全省接待国内游客数据补充资料。
五、抽样访问游客的方法
(一)住宿单位随机抽样访问旅游者的方法
1、以本地辖区的所有旅游住宿单位为调查总体,在准确掌握本地区旅游住宿单位总数、总规模等情况的基础上,按随机抽样的要求抽取样本进行访问。
2、采用分类抽样方法,将住宿单位分为限额以上企业、限额以下企业和个体户三类。根据三类住宿单位兼顾的原则,将各市按限额以上住宿企业抽样问卷调查游客人数占80%、限额以下企业占15%、个体户占5%的比例进行分配。
3、住宿企业抽选调查点方法
(1)限额以上住宿企业采用等距抽样方法抽选调查点。先根据该类型调查点抽样调查访问的所有人数除每个调查点调查访问120位游客(每季度在规定月份中调查访问30位游客)计算抽样调查企业数,然后将本设区市限额以上住宿企业营业总收入与调查企业数计算抽样调查组距(K1),K1=本地区该类住宿企业营业收入总额/抽样调查企业数,调查点抽取以企业营业收入为标志值从大到小进行排序,并计算累计值,确定第一个抽中单位为K1/2,以后每隔K1个住宿企业为一个调查点。
(2)限额以下企业及个体户住宿单位调查点重点抽选旅游景点景区比较集中的地方。限额以下企业调查单位数,根据该类型调查点抽样调查访问的所有旅客人数除每个调查点调查访问40位游客(每季度在规定月份中调查访问10位游客)计算;个体户调查单位数根据该类型调查点抽样调查访问的所有旅客人数除每个单位16位游客(每季度在规定月份中调查访问4位游客)计算。
4、在调查点中向准备离店的客人随机发放问卷,了解旅游者在本地区游览的有关情况和消费情况,每个调查点中的调查人数按上年报告期该旅游住宿单位接待游客人数的一定比例确定。
5、在旅游住宿单位过夜的人数包括三类:
(1)来我省国内旅游人数。这部分人数又分为去景点的国内旅游人数和不去景点的国内旅游人数。
(2)国内非旅游者人数。
(3)境外或港澳台人数(含旅游者和常住人员)
在抽样问卷调查和推算总体时只包括(1),不包括(2)和(3)这两部分人数。
(二)在景区(点)抽样访问调查的方法:
景区景点调查范围必须是年接待量在1000人以上的景区景点。根据国家调查方案的要求,结合我省的实际,在充分考虑代表性的前提下,确定调查景区或景点和旅客问卷的数量。
在抽选景区景点时,应把握以下原则:
1、先根据该类型调查点抽样调查访问的所有人数除每个调查景点调查访问120位游客(每季度在规定月份中调查访问30位游客)计算抽样调查景点单位数。各市在抽选调查景点时,应兼顾市区、市郊、郊县等方位和区域,选取各自有代表性的景点(区)为调查点。一般主要在国家级和省级旅游景区(点)以及各县主要景区点中抽选。
2、在同一地区选定的景点之间应相隔一定的距离,被选景点应是同一国内旅游者在同一日内一般不可能同时都去游览的景点,以避嫌出现国内游客重复调查的情况。
3、在景区(点)中将采用多阶段随机等距抽样方式,将调查期分为四个时段(即每个季度为1时段),每个时段在规定调查月份中抽取两个工作日和一个双休日作为调查日,每个景点每个阶段的样本量应均匀分布在各个调查日内。按等距抽样方法在出口处间隔约半小时左右随机访问游客。
4、调查景点主要了解旅游者在本地区游览的游客基本情况和消费情况。
(三)居民家庭户抽样访问调查的方法
1、将全省要抽选的居民调查户按九个市的家庭户数量比例进行分配,样本将在九个市的城镇各行政区及主要县市中随机抽取。
2、在景区景点或住宿业企业(单位)问卷调查所在辖区范围内采取随机等距方法抽选调查样本,按照每一个居委会抽选16家,计算出各市要调查的居委会数量,计算抽选距离(K2),K2=本地区居委会数/要调查的居委会数。对居委会进行编号,确定第一个抽选的居委会为K2/2,以后每隔K2个居委会抽选要调查的样本点。再在该调查点中按一定间隔随机抽选调查样本户。
3、在调查户中主要了解有无接待亲戚朋友的情况。
六、抽样调查方式
国内旅游者抽样访问调查采用随机抽样调查方式,现场发放问卷,请国内游客填写并收回问卷。
七、调查结论
1、全年推算全省及各设区市接待国内旅游人数和国内旅游收入、人均花费等并撰写全年国内旅游抽样调查报告。
2、月度测算全省国内旅游人数和国内旅游收入。
八、年度总体推算
(一)以9个设区市为调查单位,具体测算全省及各设区市接待国内游客人数和旅游收入。
(二)国内游客人数及收入推算方法
1、国内游客人数=住宿单位接待量+居民家庭户接待人数+景区景点一日游人数
(1)住宿单位接待量=(住宿单位床位总数×平均床位出租率×全年天数)/平均住宿天数
公式中:平均床位出租率=∑(各类样本单位住宿单位床位数×床位出租率)/∑(各类样本单位住宿单位床位数)
平均住宿天数=样本住宿总天数/样本住宿人数
(2)居民家庭户接待人数=居民总户数×接待游客居民户所占比重×平均每户接待人次
公式中:接待游客居民户所占比重=接待游客的居民户数/调查居民户总量(样本量)
平均每户接待人次=∑(各居民户接待游客人次)/接待游客居民户数(样本量)
(3)一日游人数=上年景区(点)接待人数×景区(点)接待人数增长幅度×抽样调查一日游人数比重
2、国内旅游收入= 外省游客消费+ 本省过夜旅游者消费+一日游游客消费
(1)外省游客消费=外省游客人数×外省游客平均消费
公式中:外省游客人数=国内游客人数×外省游客比重
外省游客比重=样本量中外省游客数/样本总量
外省游客平均消费=样本量外省游客消费总额/样本量中外省游客数
(2)本省过夜旅游者消费=本省过夜旅游者人数×本省过夜旅游者平均消费
公式中:本省过夜旅游者人数=国内游客人数×本省过夜旅游者比重
本省过夜旅游者比重=样本量中本省过夜旅游者人数/样本总量
本省过夜旅游者平均消费=样本量中本省过夜旅游者消费/样本量中本省过夜旅游者人数
(3)本省一日游游客消费=本省一日游游客人数×本省一日游游客消费
公式中:本省一日游游客人数=国内旅游人数×本省一日游游客比重
本省一日游游客比重=样本量中本省一日游游客人数/样本总量
本省一日游游客平均消费=样本量中本省一日游游客消费/样本量中本省一日游游客人数
九、月度推算方法
推算全省各月国内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需在国内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抽样调查方案的基础上,根据接待国内游客规模重点抽选100个限额以上住宿企业开展月度接待国内旅客情况及床位出租情况调查和100个景点(区)接待游客情况调查。并根据住宿企业接待游客变化情况、床位出租率和旅游景点(区)接待游客增长速度推算住宿单位接待人数和景区景点接待人数,从而推算全省各月国内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
十、调查时间安排
1、设计方案:11月底前。
2、印刷调查表、编制抽样样本:12月。
3、调查员培训、布置调查任务:2011年1月份。
4、开展调查:3月、5月、8月、10月,每个月第一周星期二、第二周星期四、第三周星期六。
5、计算机程序设计及软件开发:12月份。
6、审表、录入汇总:每月后6日前完成、每季后15日前完成。
十一、组织实施
省统计局负责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实施调查工作,并承担调查软件的开发应用。各设区市要严格按照调查方案执行,以《统计法》为保障,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排除人为干扰,加强科学评估,保证调查数据的真实和可靠。
十二、调查质量控制
1、调查人员应在调查前统一接受培训,对国内旅游调查的目的、意义、内容、指标解释和调查程序有明确的认识。
2、在调查现场,调查人员要认真记录。
3、调查员对回收的调查表要认真核对,保证被调查者对前后问题回答的一致性。
4、加强调查数据录入过程中的检查工作,认真核实调查表中的逻辑关系,提高录入质量,杜绝录入差错。
5、加强对调查推算结果的科学评估。评估报告要包括以下内容:
(1)推算总体数据的住宿单位、景点总数;
(2)调查住宿单位、景点的样本数;
(3)发放问卷总数、回收合格问卷数;
(4)对报告期超常规增减变动较大的要有具体的分析,如:人均消费出现增减,要分析是人均停留天数增减了还是六大要素中某些方面发生了变化,确保指标之间的内在逻辑性、合理性、一致性。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