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度)
|
单位:福建省统计局
|
|
单位:万元
|
年度预算安排资金
|
资金总额:
|
4744.58 (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拨款4744.58 )
|
基本支出:
|
2487.22 (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拨款2487.22 )
|
项目支出:
|
2257.36 (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拨款2257.36 )
|
其他资金:
|
0.00 (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拨款0.00 )
|
整体绩效目标
|
1.继续在统计改革上下功夫、作文章,进一步提升统计服务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2.精心组织,进一步提高重大国情国力普查、常规统计调查和各项专项调查数据质量;
3.加强对经济新常态研究,进一步提升统计服务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主动性;
4.进一步完善正统网各项服务功能;
5.建设法治统计,进一步规范统计工作,努力做到“应统尽统”;
6.继续强化管理,进一步加强统计基础建设;
7.加强第三产业统计的方法制度研究;
8.加强技术支持和信息安全工作,进一步强化信息化保障;
9.继续开展“全员素质工程建设”,进一步提高领导能力、执行能力和工作能力。
|
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指标体系
|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职能职责
|
三级指标: 履职措施或财政项目
|
关键性指标绩效内容
|
绩效目标值
|
产出和效益指标
|
1、组织实施全省人口、经济、农业等重大国情国力普查,汇总、整理和提供有关国情国力方面的统计数据
|
第三次经济普查经费
|
指标1:2015年7月份编印年鉴
|
2015年7月份完成
|
指标2:2015年9月份资料开发
|
2015年9月份完成
|
指标3:2015年12月份建立普查数据库
|
2015年12月份完成
|
指标4:经普数据
|
内容准确丰富、服务政府及社会各界需要
|
指标5:为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提供科学准确的统计信息支持
|
全面准确掌握我省二三产业发展状况
|
指标6:了解企业能源使用情况、使用效率
|
全面掌握我省二三产业能源结构
|
指标7:为科学制定我省中长期发展规划提供有力支撑
|
系列、高质量的统计分析报告
|
2015年福建省1%人口抽样调查省级经费
|
指标1:开展试点
|
选取1个县(市、区)开展数据处理综合试点和调查方案综合试点
|
指标2:物资配备
|
1、对4000个小区所需的摸底表、调查表、死亡表、社区表、小区封面、快速汇总表、质量抽查表、调查员和指导员证件、致被调查户一封信、塑料袋、包装箱等进行印刷和运输分发;2、配备约5000份的培训资料、调查指导手册、宣传手册、数据处理手册、目录代码本、笔记本、调查资料袋、调查书写工具等调查员培训和调查物资;3、购置2台投影仪、3台笔记本电脑、3台激光打印机、1台复印机 ;4、为1万名调查员和指导员购买保险。
|
指标3:数据处理系统建设及运行维护
|
配备2台高端服务器,购置约500台PDA,维护约4500台PDA,配套管理软件和数据处理软件、为5000台PDA配备3个月流量的网络通信卡、制作小区电子化地图
|
指标4:宣传工作
|
召开宣传工作座谈会、布置会,配备约10000份的宣传画、公告、宣传品,在电视、广播、报刊上刊登宣传公告、进行2次的新闻发布
|
指标5:工作会议
|
召开97个市县区调查工作会议,召开10个设区市主任会议、数据处理工作会议、质量检查会议
|
指标6:调查员培训
|
对97个市县区开展抽样框整理核实培训、调查摸底业务培训、调查实施方案培训、省级抽查验收培训、电子地图培训、PDA使用操作培训
|
指标7:开展调查
|
对4000个小区进行摸底、入户登记和PDA登记、编码、事后质量抽查
|
指标:8:其他事项
|
省办聘用3个临时人员,聘用期限一年;省办在调查期间的办公差旅、交通、通讯费用
|
2、技术支持和信息安全工作,进一步强化信息化保障
|
统计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经费
|
指标1:机房、核心设备、网络、系统软件、其他信息化设备等的运行维护
|
保证小型机及PC服务器运行正常
|
保证交换机和路由器运行正常
|
保证精密空调运行正常
|
保证不间断电源(UPS)运行正常
|
保证台式计算机、便携电脑、打印机、传真机、复印机运行正常
|
指标2:中帧继线路
|
支付连接国家统计局和本局及九个设区市统计局等共12条中帧继线路租金
|
3、开展统计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培训
|
统计从业人员继续教育经费
|
指标1:培训规模
|
5000人
|
4、完善正统网各项服务功能
|
统计常年专项业务费
|
指标1:入驻正统网企业
|
5000家
|
指标2: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
企业通过正统网的服务功能推广企业产品和知名度
|
指标3:可持续效益
|
通过正统网入驻企业推算福建省电子商务发展情况
|
指标4:服务对象满意度
|
测评
|
5、少数民族乡村社会经济统计调查工作
|
少数民族统计专项
|
指标1:全省社会经济指标变化情况调查
|
对19个民族乡及567个民族村经济社会指标的收集、汇总和整理。
|
指标2:编辑资料
|
编辑《福建少数民族乡村社会经济统计资料》
|
指标3:撰写分析
|
撰写我省民族乡村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分析
|
6、组织全省统计工作,完成各项常规统计调查及其他专项调查和监测工作;编写了常规性的年鉴、手册、月报、摘要和白皮书等资料以及分析
|
常年专项
|
指标1:各项统计调查和报表及国民经济核算
|
承担组织领导和协调全省统计工作,确保统计数据真实、准确、及时。组织实施农林牧渔业、工业、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以及装卸搬运和其他运输服务业、仓储业、计算机服务业、软件业、科技交流和推广服务业、社会福利业等统计调查,收集、汇总、整理和提供有关调查的统计数据,综合整理和提供地质勘查、旅游、交通运输、邮政、教育、卫生、就业、社会保障、公用事业等全省性基本统计数据。组织实施能源、投资、消费、价格、收入、科技、人口、劳动力、社会发展基本情况、环境基本状况等统计调查,收集、汇总、整理和提供有关调查的统计数据,综合整理和提供资源、房屋、对外贸易、对外经济等全省性基本统计数据。核算全省及各设区市国内生产总值,汇编提供国民经济核算资料,监督管理各地区国民经济核算工作。
|
指标2:依法统计和统计执法
|
依法管理部门统计标准、统计调查项目和设区市统计调查项目,指导专业统计基础工作、统计基层业务基础建设,建立健全统计数据质量审核、监控和评估制度并组织实施,依法监督管理涉外调查活动。
|
指标3:建设并管理全省统计数据库系统
|
组织实施统计数据库和网络的基本标准和运行规则,指导各地统计信息化系统建设。
|
指标4:发布数据与统计分析
|
《福建统计年鉴2015》、《福建统计手册2015》、《福建统计摘要2015》、《福建经济与社会发展白皮书2015》、《福建省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福建区域经济产业发展动态2015》。《福建统计月报》每月1期,共12期;《福建主要经济指标情况》每月1期,共12期;《统计分析报告》约70期;《重要信息专报》约40期;《建言献策》约50期。
|
指标5:统计服务
|
服务省委、省政府资料(不定期);为社会、部门提供统计资料(不定期)
|
指标6:省直党群机构和政府部门绩效管理公众评议
|
14个省直党群机构和39个省直政府部门绩效管理公众评议,每个部门完成400个有效调查样本,共计调查21,200个样本量。9个设区的市和平潭综合实验区本地居民对本区域环境满意度调查,每个设区的市调查1,000个有效样本,平潭综合实验区调查400个有效样本,共计调查9,400个样本量。
|
指标7:设区市环境满意度调查
|
9个设区的市和平潭综合实验区本地居民对本区域环境满意度调查,每个设区的市调查1,000个有效样本,平潭综合实验区调查400个有效样本,共计调查9,400个样本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