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做好工业财务年报工作,泉州市局精心部署,从培训、审核、核查等多个环节发力,统筹实施四大举措推动年报工作。
一、“内外兼修”加强培训
一是充分理解和认真贯彻全国和全省年报会精神,第一时间对县(市、区)开展全覆盖式培训,并进一步延伸到乡(镇、街道),培训主要针对统计法律法规、制度改革、易漏易错指标等内容,培训工作多级联动,通力推进基础夯实。二是联合市工信局开展工业统计业务知识培训,通过视频会议的方式,就企业新增入库纳统工作和规模以上工业成本费用调查等业务作详细讲解,有效提升了各级工信部门和乡镇业务骨干的业务水平。
二、“严进严出”完善名录
针对规模以上工业名录变动企业,详细说明所需要的材料和审核要求,指导企业完善申报所需相关材料,严格把关申报材料的准确性和完整性,重点审核企业营业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以及主营活动和行业编码的准确性,对审核过程中发现的不规范、不完整情况及时进行反馈指导。对新增的企业,主动宣传统计法律法规,详细讲解工业统计制度,重点强调易错指标,确保年报顺利报数、准确报数。
三、“多管齐下”强化审核
一是加强事前审核,在一套表原有审核公式的基础上新增自定义审核公式,过滤指标间逻辑性错误,为数据质量提供第一重保障。二是加强事中审核,充分结合人均薪酬、综合折旧率、收入利润率等指标,参考企业所在行业的平均水平,多角度筛选数据异常企业并敦促企业第一时间核实。三是加强事后审核,针对部分企业在年终税款汇算清缴、年度会计决算、年度会计报告审计后,相关财务指标数据发生变动的情况,仔细收集核实指标,敦促企业如实修改数据。
四、“问题导向”强化核查
针对审核过程中发现的两类问题加强实地走访核查企业,一是数据存疑且无法提供合理说明的企业,针对此类企业,市局坚持实地走访,参观厂房并查阅企业出入库记录、销售记录等统计资料,确保上报数据与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相符;二是规模大产品复杂的重点企业,针对性解决企业生产和销售不同步、产品复杂平均单价计算困难、应缴税额和实缴税额存在差距等实际问题,认真讲解统计指标口径,指导企业依法依规,如实上报统计数据。年报期间,市局共实地走访核查5个县(市、区)共50家工业企业。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