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  然 地 理
 
 行政沿革
     
福建,简称“闽”。秦时置闽中郡,汉初(公元前202年)立闽越国,三国时置建安郡,唐开元13年置福州都督府,唐开元21年(公元733年)置福建经略使,始称福建。北宋置福建路,南宋设1府5州2军八个同级行政机构,又称“八闽”。明清置福建布政使司。辛亥革命后置福建省。1949年8月24日成立福建省人民政府。
 
位  置
     
福建,位于北纬23°33′—28°20′、东经115°50′—120°40′之间。地处亚热带。背山面海,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常青。
     
福建,地处中国东南沿海,东隔台湾海峡与台湾省相望,东北与浙江省毗邻,西北横贯武夷山脉与江西省交界,西南与广东省相连,是中国大陆与东南亚和太平洋海上距离最近的省份之一。特殊地理位置决定了福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中国与世界交流的重要门户。
 
地  势
全省土地面积为12.14万平方公里,其中山地丘陵占80%以上,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森林资源丰富,是我国南方的重点林区之一。全省林业用地面积908.7万公顷,其中有林地面积764.94万公顷,森林蓄积量4.44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60.5%,居全国第一,有“绿色宝库”之称。
| 
       土        地   | 
    
       单        位  | 
    
       2003年  | 
    
       森        林   | 
    
       单        位  | 
    
       2003年  | 
| 
       土地面积  | 
    
       万平方公里  | 
    
       12.14        
            | 
    
       平          原  | 
    
       万平方公里  | 
    
       1.22         
           | 
| 
       山          地  | 
    
       万平方公里  | 
    
       9.10         
           | 
    
       森林覆盖率  | 
    
       %  | 
    
       60.5        
           | 
| 
       丘          陵  | 
    
       万平方公里  | 
    
       1.82         
           | 
    
       森林蓄积量  | 
    
       亿立方米  | 
    
       4.18        
           | 
 
海域广阔
    
福建沿海有属亚热带海洋和大陆架浅海,是寒暖流交汇地方,鱼、虾、贝、藻种类繁多,经济鱼、对虾、扇贝等海珍品资源丰富,是我国的主要渔区。宽广的海域,为发展渔业提供良好场所。
 
良港众多
福建海岸线长度居全国第二位,多海湾、众岛屿、深良港,较大港湾有22处,沿海岛屿1546个,可建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100多个,其中可供建设5—10万吨泊位的深水港有沙埕港、三都澳、罗源湾、湄洲湾、厦门港和东山港等6处。
 
| 
        海          域  | 
    
       单位  | 
    
       2003          年  | 
| 
               海岸线长度  | 
    
       公          里  | 
    
                     3324      | 
| 
               海洋渔场面积 
                 | 
    
       万平方公里  | 
    
             
             12.51    
        | 
 
河  流
全省内河水系密布。境内共有29个内河水系,663条河流,河流长度13569公里,较大河流有闽江、晋江、九龙江、汀江、赛江、木兰溪等“五江一溪”。
| 
       河川年径流量  | 
    
       1168亿立方米  | 
    
       内河长度  | 
    
       1.36万公里          
        | 
| 
       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  | 
    
       1181万千瓦  | 
    
       可装机容量  | 
    
       1062万千瓦          
        | 
 
矿  藏
全省矿藏种类多,分布广,储量也比较丰富,目前已发现有用元素矿藏上百种,探明储量的矿种86种(含亚矿种),其中有工业利用价值的20多种。能源矿产3种,金属矿产34种,非金属矿产47种。
 
气  侯
福建处于亚热带、半亚热带地区,基本上属于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 
                                                        
              2003 年  | |
| 
                 年平均气温  | 
    
       15.2—21.8°c       
             | 
| 
                 年平均降水量  | 
    
       842-2463mm        
            | 
| 
                 年日照时数  | 
    
       1754-2482小时       
            | 
 
民族语言
    
福建是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除汉族外,主要少数民族有畲族、回族、满族、苗族、高山族。通用语言为普通话,并有福州话、闽南话、客家话、莆仙话、建瓯话等多种方言。2003年末,全省常住人口3488万人。福建是我国对外通商最早的省份之一,也是全国著名侨乡和台胞祖籍地,旅居世界各地的闽籍华人、华侨达1088万人,港澳同胞123多万人,台湾同胞中80%以上祖籍福建。
 
特  产
    
福建农产主要为水稻、甘薯、甘蔗、茶叶和亚热带水果,福州密橘、莆田桂圆、漳州荔枝,厦门柚子尤为著名。沿海渔、盐业发达。东部山区多楠、樟等亚热带植物。工业有石化、机械等。手工业以漆器著名,更有寿山石雕闻名中外。
 
旅  游
    
福建境内山峦起伏,溪河纵横、山青水秀,文物古迹众多,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武夷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全省拥有7个中国优秀旅游城市,4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2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11个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9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5个国家级森林公园,45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8个国家a级旅游区,其中4a级的22个。国家地质公园2个,8个省级旅游经济开发区,28处省级风景名胜区,29个省级自然保护区,21个省级森林公园,248处省级文物历史保护单位。福建还有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畲族婚礼、惠安女服饰等地方文化闻名海内外。
 
行政区划
全省划分为8个省辖市,1个计划单列市,45个县,14个县级市,26个市辖区,省会设在美丽的榕城福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