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前行七十载 福建工业谱新篇
——新中国成立70周年福建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分析之二十五

来源: 福建省统计局 发布时间: 2019-09-23 11:13 字号: 默认

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历史、地理位置及经济基础等原因,福建工业基础十分薄弱。70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福建省委、省政府团结带领全省人民艰苦创业,在探索与实践中砥砺奋进,推动福建工业一次又一次迈上新台阶,谱写了福建工业发展的一个又一个新篇章,福建工业已发展成为门类较为完整的现代化工业体系,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主体和中坚力量。

一、建国以来福建工业发展历程

回顾70年福建工业经济发展历程,这期间虽有一些起伏与调整,但是总体发展是稳中向好。工业经济发展大体划分为以下个阶段:

(一)工业恢复与改造阶段(1949—1957年)。建国初期,福建工业基础比较薄弱,规模偏小。在三年国民经济的恢复时期,福建实施了民主改革和初步生产改革,一方面大力发展国有工业,一方面对私营工业采取加工订货和积极扶持的方针,工业生产得到很快的恢复和发展,全省工业总产值从1950年的2.45亿元增加到1952年的4.2亿元,年均增长30%。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执行,福建工业开始进入有计划的发展轨道,在中央的支持下建设了古田溪水电站和南平造纸厂等重点大项目,利用地方财政重点发展福建资源优势轻工业,新建一批大小制糖厂和福州、厦门罐头厂,扩建了福州造纸厂,为适应装备工业和支持农业发展需要,发展了机械工业,这时期福建工业建设速度快、发展顺利。到1957年全省工业增加值为4.23亿元,比1952年翻了一番多,1953—1957年,全省全部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0%。

(二)大跃进与大调整阶段(1958—1965年)。这阶段福建工业经历了大起大落的建设发展过程。1958年开始的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福建兴建了30多个骨干工业企业,重点发展原材料等基础工业,初步扭转了缺乏原材料、燃料的工业格局。但由于“左”倾思潮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占据主导地位,片面夸大调整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以大炼钢铁为中心的“大跃进”热潮,扰乱了原有的工业生产正常秩序,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关系失调,不得不从1961年起对工业行业进行调整,造成工业生产急速萎缩。1961年、1962年和1963年当年工业总产值分别仅相当于1960年的55.1%、44.9%和45.3%,轻重工业比例大幅波动。1963—1965年,持续三年的国民经济大调整开始进行,福建工业逐步走上正轨,一些关停企业重新开工生产,生产开始稳步回升。1963年,全省工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1.3%,1964年增长23.4%,1965年又增长24.2%。1958—1965年,全省全部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9.8%,轻重工业比例调整为68.9:31.1。

(三)十年动乱与过渡阶段(1966—1978年)。1966年,第三个五年计划开始实施,“文革”初期,在一系列极左思想冲击下,福建工业生产和建设遭到严重破坏,多数工厂停工停产,工业生产再次出现较大波动。1967年、1968年全省工业增加值分别比上年下降了11%和24.3%,工业生产出现停滞和倒退。“三五”、“四五”两个五年计划时期,工业生产形势十分严峻。1976—1978年的“五五”前三年,在“大干快上”口号下,全省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8.3%,出现追求高指标、高积累现象,福建工业的发展处于“文革”结束到改革开放的过渡时期。1966—1978年,全省全部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7%。

(四)改革开放与振兴阶段(1979—1988年)。1978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帷幕。从1979年起,围绕“调整、改革、整顿、提高”八字方针,全省全面进入三年调整时期,以企业改革为先导的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推开。1979—1980年,全省各地国营工业企业开展扩大经营自主权的试点,1981—1982年,扩权让利发展成为以责权利相结合为特点的经济责任制,1983年又开始了利改税的改革试点工作。1984年经济体制改革从农村转向城市,全省围绕增强企业活力特别是增强全民大中型企业活力这个中心环节深化改革,国营工业企业的厂长负责制、各种形式的经营承包制,一系列以完善企业经营机制为核心的改革陆续全面推开,工业生产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局面,1979—1988年,全省全部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4.7%。

(五)治理整顿与加速发展阶段(1989—1993年)。1988年9月,鉴于当时经济生活中出现了明显的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等问题,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决定开始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1989年,治理整顿的措施陆续到位并发挥效应,工业生产速度明显回落。1990年,中央在改进总量控制的同时,把工作重点放在调整结构和提高效益上,工业增速回落趋势得到扭转。1991年工业生产和效益出现回升,全年工业增加值增长了23.7%。1992年,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的讲话发表后,全省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步伐明显加快,工业生产保持快速增长之势。1989—1993年,全省全部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1.4%,其中,1992年、1993年全省全部工业增加值增速分别高达26.8%、41.7%。

(六)调整转变与改革攻坚阶段(1994—2002年)。由于1992、1993年经济“过热”,从1993年下半年起开始强调“软着陆”、“点刹车”。在宏观调控“双紧”的大背景下,全省工业经济增长速度趋缓。1995年,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两个根本性转变”,全省工业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步伐加快。1997年,全省把调整结构作为振兴福建工业经济的重要机遇,有效提高了全省工业经济的素质,非公有制经济比重明显上升,规模经济优势得到加强。1998年,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扭亏脱困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成为地方各级政府这一时期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同时也是全省工业战线的攻坚任务。1994—2000年,全省全部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4.7%。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面对跨国公司和境外产品的快速进入,企业经营在竞争压力增加的同时,又迎来一轮新的发展机遇。2002年,围绕加快发展、应对入世主题,国企改革向纵深推进,全省大部分国有工业企业成功实现改制,国有经济经过改制重组后,机制优势初步显现。1994—2002年,全省全部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8.1%。

(七)跨越与科学发展阶段(2003—2012年)。新世纪以来,面对经济发展资源要素、生态环境和内外市场约束等瓶颈制约,福建省委、省政府根据党的十六大报告精神,提出大力发展和培育电子信息、机械装备和石油化工等三大主导产业的发展战略。2004—2007年,省委、省政府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在调整中求发展,一方面淘汰落后高耗能行业产能,另一方面大力发展高附加值的高技术行业,全省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与生产效益增长形成良性互动。2008年,面对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福建工业积极应对,工业生产虽有所放缓但仍保持较快增长,2009—2010年,福建工业逐步走出金融危机的阴影。2011年,全省工业领域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及地方“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的各项政策措施,强化创新驱动发展,注重新旧动能转换,推进工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工业化进入了持续高速发展时期,生产能力和技术装备水平明显提高,工业经济总量稳步迈上新台阶,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2012年,全省全社会工业增加值8541.94亿元,2003-2012年年均增长15.4%。

(八)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2013年至今)。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和国内外形势深刻复杂变化,为保持工业经济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省委省政府因势利导,多策并举,加快培育新动能和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不断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任务,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全力推进“三去一降一补”、及时出台工业稳增长、促投资、降成本各项措施,积极化解过剩产能,全省工业经济在承受内外压力的情况下,经济增速平稳运行,工业结构不断优化,企业效益稳步向好,福建工业经济发展已从数量扩张转向质量效益提升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全部工业增加值由2013的9455.32亿元增加到2018年的14183.20亿元,2013—2018年,全省全部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9.2%。

二、70年工业发展的辉煌成就

新中国成立初期,福建工业建设是在百业凋零、满目疮痍的基础上开始发展的。1950年,福建工业总产值仅2.45亿元,生产能力低下,基础非常薄弱,年产原煤0.04万吨,糖1.83万吨,卷烟1.72万箱,发电量0.08亿千瓦小时。福建工业正是从这样的基础起步,经过70建设和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的突飞猛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一)工业经济总量日益扩大。建国70年来,福建工业经济发展迅猛,在全省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1952年,全省全部工业增加值仅2.17亿元(按当年价格计算,下同),经过几十年的耕耘,福建工业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总量迭创新高。1997年首次突破1千亿元,达到1039.62亿元,2009年首次突破5千亿元,达到5106.38亿元,2014年福建全部工业增加值迈上1万亿元台阶,达到1.04万亿元,2018年为1.42万亿(按可比价计算比1952年增长3280.2倍)。1953—2018年,福建全部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2.8%(按可比价计算,下同),高于全省地区生产总值(GDP)年均增速3.3个百分点。2018年,福建全部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39.6%,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44.4%,福建工业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与拉动作用显著。

(二)主要产品产量增长迅猛。解放初期,福建生产的工业产品品种单一,主要是布、木材、糖等日用生活消费品。经过70年的建设发展,工业生产能力普遍得以迅速跃升,工业产品品种日益丰富,主要产品产量大幅增长。粗钢产量由1962年的0.12万吨增加到2018年的2100.70万吨,化肥由0.31万吨增加到68.16万吨,水泥由6.05万吨增加到8783.18万吨;发电量由4.99亿千瓦时增加到2342.54亿千瓦时;化学纤维由1965年的0.03万吨增加到2018年的694.88万吨;汽车由1970年的317辆增加到2018年的23.95万辆。与此同时,罐头、啤酒、精制茶、服装、轮胎外胎、平板玻璃等生活生产必需品,以及新能源汽车、智能手机、液晶电视机、平板电脑、平板显示器、路由器、卫星导航定位接收机、城市轨道车辆、家用空气湿度调节装置等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工业产品相继投产并形成规模,成为全省的龙头产品。在工业产品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的同时,企业注重自主创新,加快产品的更新换代步伐,培育了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技术、标准水平在同行业中具有领先优势的“中国名牌”产品。

(三)经济效益稳步提升。建国初期至改革开放前夕,福建工业发展曲折,工业经济效益水平起伏不定。改革开放以后,福建工业经济效益持续提升。一是运行质量不断改善。2018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拥有资产总计36232.48亿元,比上年增长7.1%。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和实现利润总额,同比分别增长13.4%、16.1%,呈现出利润增长快于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的良好发展态势。分阶段来看,全省乡及乡以上全部独立核算工业企业产品销售收入由1980年的67.25亿元增加到1997年的2043.26亿元,增长29.4倍,年均增长22.2%;1998—2006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分别由2051.62亿元、159.61亿元增加到9661.48亿元、963.72亿元,分别增长3.7倍、5.0倍;2007—2018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分别由1.22万亿、1375.71亿元增加到5.13万亿元、3537.14亿元,分别增长3.2倍、1.5倍。二是提质增效成果明显。2018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资产贡献率、成本费用利润率和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分别为15.6%、4.3%和6.9%,分别比1998年提高7.7个、4.5个和4.2个百分点。企业亏损面为5.9%,比1998年减少25.6个百分点。三是单位劳动的产出稳步提升。1998—2018年,人均主营业务收入、人均利润分别由11.8万元、0.35万元增加到128.10万元、8.8万元。

(四)多元化市场主体格局逐步形成。新中国成立初期,福建工业所有制结构以非公有制经济为主体,1952年全省国有企业实现的工业总产值仅占12.1%,通过1954—1956年三年的社会主义改造,公有制经济迅速上升,1957年全省国有企业实现的工业总产值占63.2%。1978年,福建工业经济处于国有工业和集体工业共分天下的阶段,国有工业占工业总产值比重为74.2%,集体工业占工业总产值比重为25.8%。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央提出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和共同发展的方针,福建工业经济所有制结构调整稳步推进,多元化市场主体格局逐步形成,外商和港澳台商投资工业、民营、私营工业为主体的非公有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迅速发展,成为推动全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和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从企业个数来看,2018年,福建拥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7347家;其中,外商和港澳台商投资工业企业3327家,占全省比重19.2%;私营工业企业11067家,占全省比重高达63.7%;国有控股和集体工业企业222家,仅占全省比重1.3%。从分经济类型的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占比来看,2018年,国有控股工业营业收入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比重为11.3%,利润总额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比重为9.2%;集体工业营业收入占比为0.4%,利润总额占比为0.2%;外商和港澳台商投资工业营业收入占比为31.2%,利润总额占比为31.0%;私营工业营业收入占比为42.8%,利润总额占比为42.4%。外商和港澳台商投资工业以及民营工业不仅有力的推动了福建工业经济的发展,在稳定就业方面也发挥了关键性作用。

(五)工业企业规模不断扩大。1978年全省拥有大中型工业企业46家,完成工业总产值10.58亿元,分别占全省的0.5%和17.4%,企业规模不大,实力不强,基础较差。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省高度重视营造企业发展壮大的良好环境,着力培育一批大企业大集团,加快产业集聚,培育产业集群,做大做强企业,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大中型工业企业数增加。2018年底,全省大中型工业企业达到3150家,占全省企业数的18.2%。拥有的资产、出口交货值、营业收入和利税总额分别为25175.29亿元、5471.35亿元、30658.37亿元和3777.82亿元,分别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63.3%、74.1%、53.8%和65.2%。2018年全省实现产值在10亿元以上的企业有799家。其中,100亿元以上企业44家,50亿元—100亿元企业54家。这些骨干企业的成长成为全省工业经济发展的的重要支撑和推动力,对提升全省工业整体素质和市场竞争力、推动工业集约化和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增强

工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是推进工业发展的一条主线。新中国成立初期,福建工业生产以生活资料为主,制造业有少许燃料、金属加工业以及化学工业,发展百废待兴。经过改革开放前30年的艰苦奋斗,到1978年,逐步形成食品、纺织、造纸、皮革、缝纫、家用电器和文教艺术用品等行业形成的轻型工业体系和冶金、电力、煤炭、建材、森工等行业组成的重工体系,1978年全省轻重工业比例为58.9:41.1。改革开放后,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过程中,福建紧紧围绕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这一主线,从本省的实际出发,针对行业发展薄弱环节和短板,加大投入力度,陆续新建、改造和引进了一大批重点建设项目,通过大力推进智能化、信息化与实体经济融合,一大批传统工业企业实现升级改造,新兴产业企业相继在八闽大地投资兴业,形成结构完整、合理协调,富有福建特色的38个大类工业行业体系,为全省工业结构持续优化、动能转换深入推进注入强大动力。

(一)重点行业不断发展壮大。建国初期,企业小且零星分布,无一行业成规模。建国后,福建工业持续全面扩容,工业经济新的重点产业日益明晰,以电子、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化工、通用设备制造、钢铁、汽车、纺织、专用设备制造、金属制品、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等十大行业为主要支撑的发展格局已经形成。2018年,全省这十大重点行业增加值占全省规模以上比重近六成,对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的贡献率达60.1%。

(二)适度高水平重化产业结构逐步形成。“六五”后期开始,中共福建省委、省政府确立了加快重工业特别是基础、原材料工业发展的指导思想,使重工业得到加强并保持优先增长。通过加强重工业的发展,特别是能源工业的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福建省长期因能源短缺而制约经济发展的状况。原材料工业及其它重工业通过技术进步生产能力大幅度增长,其中金属材料、化工原料和建筑材料得到长足发展。冶金工业的钢、钢材、生铁、锰、铝、钨等,化学工业的烧碱、纯碱、硫酸和甲醇,以及建材工业的水泥、平板玻璃和彩釉砖等重点产品产量迅速增加。推动产业结构向适度高水平重化迈进,一直是福建产业强省之梦。党的十八大以来,福建按照集聚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优化发展、良性发展的目标,更加注重于产业结构的协调和生产力的优化布局。2013年底,福建省人民政府出台《关于全省石化等七类产业布局的指导意见》。根据全省各地产业特色,资源禀赋和环境承载力,对环保和生产要素具有较高要求的石化、汽车、船舶、冶金、水泥、制浆造纸、印染等七类产业和平潭综合实验区等10大区域的产业布局提出指导意见。沿海岸线自北向南,环三都澳高端不锈钢,江阴半岛化工新材料,湄洲湾、古雷半岛炼化一体化等产业集群,在改变产业结构“轻重比”的同时,让福建产业“旧貌换新颜”,打开新的增长空间。

(三)新动能加快孕育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福建深入实施“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积极落实创新驱动战略,以创新驱动引领动能转换,高质量、绿色发展理念得以落实,大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新能源、新材料、生物产业、节能环保产业、装备制造、高技术等产业快速发展,新兴行业和新产品不断涌现,新动能、新经济初现端倪,成为工业经济新的增长点。2018年,全省高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比上年增长13.9%、9.7%和6.7%,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为11.3%、22.9%和21.1%。部分支撑工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细分行业保持较快增长。如电子工业专用设备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2.1%,工业控制计算机及系统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4.6%,光纤、光缆制造及锂离子电池制造业增长24.5%,通信设备制造、雷达及配套设备制造业增长21.5%,电子器件制造业增长13.4%。值得一提的是厦门完成“芯片设计-芯片制造-封装测试-装备与材料”的集成电路全产业链布局,并力争构建“芯片-软件-整机-系统-信息服务”的电子信息千亿产业链。

(四)三大主导产业发展强劲。近几年来,福建着力培育的电子、机械、石化三大主导产业发展迅速,有力地带动了工业经济发展。2018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三大主导产业完成总产值19896.52亿元,比1978年增长690倍。

电子信息产业是推动福建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基础产业。2018年,全省电子信息制造业开始从“填屏补芯”布局阶段转入“增芯强屏”攻坚阶段。全省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4.2%。晋华存储器项目完成投资130亿,并试投产。联芯产能持续快速爬坡,目前月产达1.7万片,产品良率达到95%以上,是目前业界12寸晶圆生产线良率最高水平;福清京东方于3月底生产线实现满产,月加工玻璃基板15万片,玻璃基板利用率达93%,产品良率达98%,是目前业界8.5代线生产的最高水平;天马5.5代AMOLED项目、乾照光电产业项目等超10亿元项目在军民融合专场对接会成功签约,进一步为“增芯强屏”添了后劲。

机械装备制造业主要有汽车、船舶、工程机械、电工电器等制造业。福建汽车工业起步晚、基础差,但是经过几年的快速发展,规模相对集中,配套能力逐步增强,产生了一批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汽车品牌。2003年,福建省生产出东南菱帅,使全省人民的轿车梦变成现实。2004年,与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合资合作的项目正式签约,2006年正式动工,标志着福建汽车工业已经融入世界汽车产业分工协作体系的行业。2018年,全省机械装备工业产销总体继续平稳增长,全年规模以上机械装备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7.7%,全年完成新能源汽车20721辆,增长38.1%。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全年增加值增长10.2%。

石化产业主要有石油产品加工业、基础化学原料制造业、化学肥料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橡胶制品业和塑料制品业等。2018年,全省规模以上石化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5.6%。中化泉州石化有限公司年产100万吨/年乙烯及炼油改扩建项目已开始土建施工。漳州古雷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一期)项目总体设计获批。福建美得石化有限公司66万吨/年丙烷脱氢项目于2018年第四季度建成。福建永荣科技有限公司年产20万吨己内酰胺项目进入全面设备安装阶段。福建申远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聚酰胺一体化项目一期40万吨聚酰胺2018年底建成。漳州新阳科技有限公司20万吨/年不饱和聚酯树脂项目已进行主厂区桩基施工。

四、工业区域布局异彩纷呈

新中国成立后,福建按照全省的资源分布情况,工业沿海岸线和闽江流域两条脉络逐步向内地拓展,从区域上看,沿海主要以轻工、纺织、食品、电子、仪器仪表等轻工业和轻加工工业为主,内陆地区主要以冶金、森工、化工、机械、电力、煤炭等重工业为主,是全省的重化工业基地。但存在“三线”工业过多地集中于内地,不少地方“小而全”、“大而全”以及“五小工业”遍地开花等问题。改革开放以来,福建大力推行以外向型经济为导向的发展战略,按资源配置不断调整工业布局。以福州、厦门、漳州、泉州、莆田、宁德等沿海地区充分发挥交通便利,投资环境良好,港、澳、侨、台以及特区、侨资、台资及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规模以上工业经济率先发展,成为全省改革开放的排头失,2018年福州、厦门、漳州、泉州、莆田、宁德等沿海地区集中全省83.6%的工业总量。与此同时位于山区的三明、龙岩、南平等地发挥自身优势,迎头赶上,发展步伐明显加快,区域间差距逐步缩小,山区沿海协调推进共同推动福建工业经济发展的新格局。

(一)现代工业体系逐步建立的福州工业。新中国成立初,福州市有锯木、造船、化学、制冰、食品、火柴、印刷、造纸、电气、机器、金属冶炼等行业400多家企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福州工业获得了发展机遇,创办了中国电视机行业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福建日立电视机有限公司。工业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部分产品从无到有,工业发展质量不断提升,逐步建立起门类齐全的现代化工业体系。2018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8712.08亿元,2002—2018年年均增长15.4%,资产合计为7005.94亿元,2002—2018年年均增长13.2%。高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23.6%、10.4%,占规上工业比重分别为10.9%、23.9%,拉动规上工业增长1.6、2.1个百分点,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贡献率达18.0%、24.1%。恒申集团成为全球最大的己内酰胺生产企业。

(二)实现“由小到大、由内到外、由弱到强”的厦门工业。1978年,厦门全部工业企业数只有370家,完成工业总产值7.48亿元,1991年首次突破百亿元,2002年首次突破千亿元,在此之后每三年实现一个千亿阶梯的增量,到2018年,厦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1896家,完成工业总产值6392.32亿元。2018年,电子、机械支柱行业分别完成产值2520.99亿元和1923.00亿元,合计占全市的69.5%,产值超百亿的工业产业链有10条,产值超亿元的工业企业有725家,其中产值超十亿元以上的企业有106家。工业所有制结构以外向型为主。2018年,厦门规模以上“三资”工业企业689家,完成工业总产值3940.86亿元,占全市规上产值的61.6%。创新能力由弱到强。近年来,厦门大力实施创新发展战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引进培养专业人才、营造创新创业环境,工业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三)生产能力迅速提高的莆田工业。解放后,莆田长期处在海防前线,国家投资少、工业基础差,工业基本处于一穷二白的状态。改革开放特别是建市以来,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全市初步建立起了以制鞋、食品医药、电子、化工、能源、纺织服装、机械装备、工艺与创意、木材浆纸、金属冶炼及压延等为主的工业体系。十八大以来,在国家政策扶持和带动下,工业结构不断优化,生物领域、高端装备领域等高新技术产业迅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始萌芽,成为经济增长新亮点。2018年,全部工业增加值934.96亿元,比1951年增长2028.5倍,年均增长12.0%;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1.7%,增幅高于同期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12.6个百分点。

(四)加快向中高端迈进的三明工业。解放初期,三明仅有手工作坊92家,方园数百里,不闻机器声。1958年,来自长城脚下、东海之滨的数十万建设大军,汇集在这块红色土地上,奏响了建设福建省重工业基地的宏伟乐章。全社会工业总产值1950年仅为0.03亿元,分别于1965年、1979年、1993年、2009年突破亿元、十亿、百亿、千亿大关。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三明市形成了林产、机械、冶金、纺织四大传统产业,氟化工、石墨烯、稀土、生物医药四大新兴产业。工业加快向中高端迈进,高技术、高端装备领域等高新技术产业迅猛发展,成为经济增长新亮点。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全市规模工业比重由2013年的9.7%提高到2018年的16.3%,年均增长13.6%,增速高于全市规模工业平均水平4.6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市规模工业比重由2013年的1.9%提高到2018年的3.3%;年均增长18.3%,增速高于全市规模工业平均水平9.3个百分点。

(五)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的泉州工业。新中国成立前,由于长期的闭关锁国,泉州工业几乎是一片空白。1949年全市工业总产值只有2322万元。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泉州充分利用侨乡海外关系,打好侨牌,承接“三来一补”业务,大力发展纺织鞋服、工艺制品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并逐步向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拓展,形成了以纺织鞋服、建材家居、食品饮料和纸业印刷为主的传统产业板块,以石油化工、机械装备为主的重化产业板块和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板块等三大产业板块。目前形成了纺织服装、鞋业、石油化工、机械装备、建材家居、食品饮料、工艺制品七大产值超千亿产业集群。涵盖37个行业大类,门类齐全的现代化工业体系。2018年全市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643家,其中大中型工业企业1188家,实现工业总产值1.82万亿元,均居全省第一。

(六)从“跑龙套”到“真明星”的漳州工业。新中国成立初期,漳州工业基础几乎一片空白,1949年,工业占GDP的比重仅为7.1%。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开始,漳州虽然兴办一些工业企业,但工业在漳州经济发展中依然扮演着“跑龙套”的角色,九十年代初期工业占GDP的比重均未超过三成。2000年8月,“东山会议”提出“加快工业化进程”发展战略,揭开新时期加快漳州工业化进程的序幕。2002年,漳州召开“全市工业立市会议”,提出“工业立市”战略,确立以工业为主导的发展思路。2006年,漳州提出要实现从“工业立市”向“工业强市”的转变和提升,工业进入总量和质量全面提升的关键阶段。2010年起,工业占GDP的比重始终保持在40%左右,工业主体地位更加突出。2014年,规模工业增加值突破千亿元大关,达1100.31亿元。2018年,漳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2%,增幅连续两年居全省第一。一大批漳州品牌成为全国耳熟能详的“真明星”,遍地“癀”花分外香的国宝名药片仔癀、关节轴承高端科技的龙溪轴承、填补国内超低温阀门领域空白的大通互惠、不间断电源“接力发光”的漳州科华等。

(七)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的南平工业。新中国成立70年来,闽北工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分散到集中、从粗放到集约的发展历程,已形成门类较齐全、体系较完善的工业体系,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1949年南平市仅有20多家手工作坊和小电厂,产值仅1104万元。新中国成立后,南平采取整顿、改造、重点建设、积极扶持等措施,兴办了一批国营电力、煤炭、森工、水泥、食品和日用陶瓷等工业。改革开放前夕,南平作为“小三线”,是全省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工业得到迅速发展。改革开放后,南平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改组步伐,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工业体制改革得到深化;进入新世纪,通过实施“突出工业,突破工业”战略,闽北工业加快发展的内在动力不断增强。2018年,全市产值超亿元企业有551家,其中,超20亿元有8家、10-20亿元有12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从1998年的25.32亿元提高到超过2000亿元,实现年均15.9%的增长,工业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

(八)工业化进程稳步推进的龙岩工业。改革开放前,龙岩处于农业社会。1984年,龙岩地委、行署提出了“吃饱饭,上工业”的战略决策,从此,龙岩工业化进程全面启动,1986年,龙岩成为半工业化地区。1998年实施的“工业立市”发展战略,把推进工业化进程作为提升区域经济综合竟争力的着力点来抓,2003年,龙岩市迈入了工业化初期阶段。2005年,龙岩全面启动“10+3”产业发展规划,深入实施项目带动、品牌带动、园区带动,工业综合实力明显增强。2010—2015年间龙岩围绕构建产业集群,建设大项目、培育大企业、发展大产业、持续实施“百家千户”培育工程,深入实施“百亿产业推进计划”,重点发展“1+2”主导产业,龙岩步入工业化中期阶段。2015年以来,通过壮大主导产业,改造提升传统特色产业,大力培育战略新兴产业,抓住“中国制造2025”等重大战略机遇,推动制造业平台化、智能化、网络化、服务化,促进工业由规模增长向创新增效转型升级。工业增加值在2000年突破百亿元的基础上,于2018年跃升到891.67亿元。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37.3%,比改革开放初期提高约8.7个百分点。以有色金属、机械制造、烟草、纺织、建材、主导的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光电与新材料、生物医药产业等新兴产业正迅速壮大,2018年底,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达1205家,比1998年增加840家,其中大型工业企业8家、中型工业企业96家,年产值上亿元以上企业474家,年产值10亿元以上企业28家,年产值达百亿元以上工业企业3家。

(九)新兴主导产业快速崛起的宁德工业。70年间,宁德市工业规模逐步壮大,工业化水平明显提高,优势主导产业集聚发展。2018年实现工业增加值790.49亿元,扣除价格因素比1978年增长231.05倍,年均增长14.6%,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40.7%,比1978年提高17.0个百分点。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和省委的关心支持下,宁德市上下围绕“环三”发展谋篇布局,建集群、铸链条,目前形成以不锈钢新材料、锂电新能源、铜材料、新能源汽车等四大主导产业集群,成为助推宁德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不锈钢新材料产业涵盖“原料—冶炼—热轧—冷轧深加工—不锈钢制品”完整链条,实现200系、300系、400系产品全覆盖,2018年成为宁德市首个千亿产业集群。青拓集团的不锈钢粗钢产能占全球的十分之一,湾坞工业集中区已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单体最大的不锈钢生产及深加工基地。锂电新能源产业在短短几年内从无到有,由小变大,快速发展,2018年产值规模超470亿元。宁德新能源和时代新能源已分别成为全球第一的消费类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和锂离子动力电池制造企业。中铝40万吨铜冶炼项目2018年6月实现投产,全部达产后可年产40万吨阴极铜。2018年4月,上汽集团乘用车宁德基地项目奠基,到2019年6月实现首车下线,历时仅14个月,为同类企业生产建设周期最短,创造了又一个“宁德速度”。目前,宁德四大主导产业正形成从镍钴原材料提取到正极材料、铜材料、锂电池、新能源汽车制造以及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全闭环的产业链,实现制造业正向、逆向循环发展,逐步构建起宁德产业闭合循环的发展新模式和产业高度协同的竞争新优势。

七十年的砥砺奋进,70年的辉煌成就。70年一路走来的艰辛岁月,是福建工业的创业之路、崛起之路,也是变革之路、荣耀之路。今天,福建工业无论是经济总量还是结构升级都实现了质的飞跃,取得了辉煌成就。新时代展望未来,福建工业发展任重道远,全省工业领域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埋头苦干、改革创新,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实现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再继续奋斗。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福建省统计局 维护单位:福建省统计局网络信息管理办公室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华林路196号 闽公网安备 35010202000767号

网站标识码:3500000043 ICP备案序号:闽ICP备08009134 技术支持:福建拓尔通软件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