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产朝全面高质量发展迈进
——新中国成立70周年福建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分析之二十二

发布时间: 2019-09-10 16:31 字号: 默认

    新中国成立70年来,福建始终将深化农村改革、发展农村经济放在经济工作中的重要位置。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到新农村建设,再到现阶段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乡村振兴战略,我省紧紧围绕党中央的各项政策,根据不同阶段农业和农村发展要求,循序渐进地推进农村改革和建设,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调动农民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70年来,我省农林牧渔业得到全面发展,农产品从短缺到总量基本平衡,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目前,我省农业正从传统向现代加速转变,并向高质量发展不断迈进。

 

一、农林牧渔全面发展,农产品产量大幅增加

经历了1949-1977年曲折发展后,我省农村经济在改革春风的吹拂下,得到了持续、快速、全面发展。1986年,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突破百亿元,1999年突破千亿元。2018年,全省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229.5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52年增长20.1倍,年均增长3.5%。其中,农业产值1653.45亿元,比1952年增长10.6倍,年均增长2.7%;林业产值389.00亿元,增长47.6倍,年均增长4.4%;牧业产值718.42亿元,增长26.8倍,年均增长3.9%;渔业产值1318.20亿元,增长70.7倍,年均增长5.0%。从增速看,1978年以前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速在-18.3%—18.3%之间波动,波动幅度较大。1979-2000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较快,年均增速达7.9%。2000年之后,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农业生产向高质量发展推进,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保持平稳增长,2001-2012年,年均增长3.2%;2013-2018年,年均增长3.5%。

 

 

(一)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特色优势农产品发展较快

由于农业科技创新不断推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农产品的品种和数量大幅度增加,特别是90年代中期以来,农业生产不仅在数量上有突破而且在质量上有飞跃,主要农产品的供给实现了由长期短缺向总量基本平衡的历史性转变。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省粮食产量为283.00万吨,1997年达到961.78万吨的历史最高水平,1997年以后,随着全省逐步放开粮食合同订购任务,粮食生产由单纯追求数量转向高效优质发展。近年来,粮食生产在耕地减少和种植结构调整的情况下,全省深入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努力提高粮食单产,粮食生产水平总体稳定。2018年全省粮食产量498.58万吨,与2015年基本持平。粮食亩产量由1952年的128公斤提高到2018年的399公斤,增加271公斤,增长111.7%,年均增长1.7%。

我省不断推进重点特色农产品品种结构的调整优化,大力发展比较效益高的名特优产品。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牢牢抓住农业生产的区域性特点,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对农业发展区域布局作出了科学规划,形成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带。同时,随着获取农业信息渠道的不断拓宽,农民对市场信息的判断和把握能力大幅度提高,产出效益高的经济作物得到较快发展(见表1)。一是茶叶。作为福建传统特色产品,品种资源丰富,随着茶叶种植管理和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产量不断增长。2018年,全省茶叶总产量达41.83万吨,居全国第一,总产量比1949年增长106.3倍,年均增长7.0%。安溪铁观音、武夷岩茶、福鼎白茶、茉莉花茶等品种享誉海内外。二是园林水果。我省大力优化大宗果类和特色果品早、中、晚熟品种结构,拉开采收档期。积极推广应用果树高接换种技术和水果套袋技术,提高果品优质率。2018年,全省园林水果产量639.82万吨,比1949年增长121.1倍,年均增长7.2%。三是食用菌。作为我省农业特色优势产业,通过不断改进栽培模式和技术,食用菌生产规模不断扩大。2018年食用菌产量126.28万吨,比1978年增长61.2倍,年均增长10.9%。近些年,珍稀菌种增长尤为迅速,2013-2018年,金针菇、杏鲍菇和平菇类分别年均增长19.9%、13.2%和10.4%。四是蔬菜。我省鼓励引导优势区域蔬菜产业发展,突出抓好夏秋高山蔬菜和东南沿海设施蔬菜生产,在政策支持和市场带动下,蔬菜生产呈现出面积扩大、结构优化、质量改善和效益提升的良好态势。2018年,全省蔬菜种植面积837.49万亩,比1978年增长7.3倍,年均增长5.4%。五是中草药材。近年来,随着种业创新与产业化示范推广不断推进,我省金线莲、铁皮石斛、黄栀子等经济效益较高的新兴药材品种,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带动中草药材播种面积不断扩大,产量不断增加。2018年,全省中草药材播种面积33.10万亩,比2012年增长79.0%,年均增长10.2%。六是花卉及盆景园艺。近年来,全省花卉及盆景园艺市场行情好,种植效益高,生产规模不断扩大。2018年,花卉及盆景园艺播种面积69.01万亩,比2012年增长148.4%,年均增长16.4%。

表1:福建省茶叶、园林水果、食用菌、蔬菜、药材、花卉生产情况

                                              单位:万吨、万亩

 

2018年

1950-2018年年均增长(%)

1979-2018年年均增长(%)

2013-2018年年均增长(%)

茶叶产量

       41.83

         7.0

         7.9

         5.9

园林水果产量

      639.82

         7.2

        10.9

         2.8

食用菌产量

      126.28

-

        10.9

         6.2

蔬菜产量

     1366.70

-

         5.4

         2.5

药材种植面积

       33.10

-

-

        10.2

花卉及盆景园艺种植面积

       69.01

-

-

        16.4

(二)绿化造林成效显著,林业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凸现

我省林木生长具有得天独厚的气候和土地条件。改革开放以来,全省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一手抓森林资源培育,一手抓木材及林产品的生产、加工,林业生产焕发出勃勃生机。

1989年,福建省委、省政府做出实施“三五七”(3~5年基本消灭宜林荒山,7年绿化八闽大地)造林绿化工程的决定,造林绿化的全民运动在八闽大地全面铺开。1992年,全省基本完成了宜林荒山的造林任务;从1993年开始,全省消灭了长期以来的森林资源“赤字”,森林面积和蓄积量开始步入“双增长”的良性轨道;1995年,“绿化八闽”的宏观目标如期实现。随后,造林绿化成果不断巩固和发展,造林质量逐步提高。2014年以来,围绕“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新福建建设目标,林业生态建设力度加大,森林资源增多。据林业部门统计,2018年,全省共完成植树造林总面积120.83万亩,超额完成当年计划任务20.8%。目前,全国森林覆盖率达到66.8%,居全国首位。我省生态环境质量评比连续多年居全国前列,是全国生态环境、空气质量均为优的省份。

林改全国先行。2002年,在时任省长习近平同志的推动下,我省在全国率先开展了以“明晰产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确保收益权”为主要内容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2006年又率先推进综合配套改革,有效调动了广大林农和社会各界参与林业建设的积极性,增强了林业发展活力,初步实现了“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和“国家得绿,林农得利”目标,成为全国林改的一面旗帜。继2013年、2015年省政府两次出台深化林改文件后,2016年省政府办公厅又出台了《关于持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六条措施的通知》,推进我省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继续走在全国前列,实现了“在全国率先开展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赎买等改革试点、开展设施花卉种植保险工作、成立了省级林权收储中心”等“三个全国率先”。

(三)畜牧业生产由传统向现代转变,畜产品产量大幅度增加

1978年以前,畜牧业仅是农村家庭的副业,农民养殖畜禽所起的作用只是:“养牛为耕田、养猪为过年、养鸡养鸭换油盐”。畜产品产量短缺,1978年全年要从浙江、上海、江西等省调进大小猪约300-400万头,是全国畜产品的主销省份。改革开放以后,我省采取一系列有利于畜牧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调动农户和社会各行业发展畜牧业的积极性,畜牧业生产不断由千家万户分散饲养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通过科学饲养、改良品种、加强疫病防治、大力发展专业化、现代化饲养场等手段,畜产品产量大幅度增加(见表2)。畜牧业产值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78年的10.5%提高到2018年的17.0%,提高6.5个百分点。

近年来,我省不断促进畜牧养殖由传统数量型向生态质量型增长方式转变。推广生态环保规模养殖模式,关闭和拆除禁养区内的生猪养殖场以及可养区内改造不达标的生猪养殖场,大力推广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新技术新模式,引导畜牧业生产朝规模化、产业化、健康养殖方向发展。据农业部门统计,2018年生猪年出栏500头以上规模化猪场出栏生猪占总出栏比例达93.2%,比2012年提高39.1个百分点;肉鸡年出栏5万只以上规模化肉鸡场出栏肉鸡占总出栏比例达93.3%,比2012年提高1.5个百分点。

表2:福建省主要畜禽生产情况

                       单位:万只(头)、万吨

指标

2018年

2018年比1978年增长(倍)

1979-2018年年均增长(%)

当年出栏数

1421.34

3.4

3.8

17.87

6.5

5.2

144.28

10.1

6.2

95537.65

35.6

9.4

肉蛋奶产量

总产量

314.69

12.3

6.7

 #猪牛羊肉

117.10 

3.8 

4.0 

  禽肉

136.76

44.5

10.0

  禽蛋

44.32

19.8

7.9

奶类

14.31 

14.4 

7.1

(四)渔业生产迅猛发展,优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海是我省的重要优势和特色之一。全省海域面积13.6万平方公里,超过陆地面积,浅海滩涂辽阔,发展海洋渔业经济的条件得天独厚。改革开放以来,全省进行了以股份合作制为代表的水产业生产经营体制和以放开价格为标志的水产品流通体制改革,极大地调动了渔民生产积极性,生产力得到有效发挥,渔业生产在产业规模及生产经营的深度和广度上都有了空前的发展。渔业养殖面积不断扩大,水产品产量不断增加(见表3)。特别是近些年,我省积极推进养殖业绿色发展,推广标准化池塘、全塑胶渔排、深水网箱、工厂化养殖和封闭式循环水养殖等生态养殖模式,不断探索远海大型设施养殖,有效提高了养殖产量。我省还是中国远洋渔业始发地。1985年3月,中国第一支远洋渔业船队就从福州马尾港起航,赴西非海域从事渔业生产。经过30多年发展,我省远洋渔业现已分布三大洋、8个国家,确立了在全国的领先地位。远洋渔业企业从2011年8家,扩大到2018年31家;外派远洋渔船从2011年195艘,增加到2018年605艘。

表3 :福建省水产品生产情况

                                           单位:万亩、万吨

指标

2018年

2018年比1978年增长(倍)

1979-2018年年均增长(%)

一、水产养殖面积

372.02

4.2

4.2

二、水产品总产量

782.12

13.4

6.9

海水产品

695.04

12.1

6.6

淡水产品

87.08

68.6

11.2

二、农林牧渔业布局调整,结构逐步优化 
    农林牧渔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内部结构不断优化。农、林、牧、渔业产值结构从1952年的76.2:5.9:12.8:5.1变为2018年的40.5:9.6:17.6:32.3。农业在农林牧渔总产值中所占比重下降35.7个百分点,林、牧、渔业所占比重不同程度提高,全省从单纯依赖农业的单一状况,变为注重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体现了山海田的优势。

(一)农业扭转了单纯抓粮食的生产格局,经济作物较快发展

在保证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前提下,适应市场需要、具有福建特色优势的经济作物较快发展。粮食作物面积与非粮作物面积比重由1952年91.9:8.1调整为2018年51.3:48.7。在种植业产值中,粮食产值比重由1978年的77.0%下降到2018年的10.6%,降低66.4个百分点;蔬菜、花卉、烟叶等非粮作物产值比重由1978年的20.2%提高到58.3%,提高38.1个百分点;茶桑果产值比重由1978年的2.8%提高到31.1%,提高28.3个百分点。

(二)畜牧业改变了重生猪生产的单一结构,家禽及草食动物饲养比重不断提高

改革开放以后,全省逐渐放开副食品价格,畜牧业生产以市场为导向,以需求为中心,大力发展饲料工业,推广良种和防疫灭病,实施“菜篮子”工程、加强了畜禽商品生产基地建设,畜牧业从以养猪为主的耗粮型生产结构逐步转向多元化的品种生产结构,家禽及草食动物饲养比重不断提高。尤其是近几年,省政府提出的“严控生猪养殖总量,做强家禽产业,加快发展草食动物”的发展目标,畜牧产业转方式调结构,家禽及草食动物得到较快发展。2013-2018年,生猪出栏年均下降7.4%,禽出栏年均增长17.8%,羊出栏年均增长3.1%,牛出栏年均增长2.0%。2018年全省肉类产量中,禽肉产量的比重从1978年的14.6%提高到53.4%。禽蛋在肉蛋奶总产量的比重从1978年的8.7%提高到2018年的14.1%。

(三)渔业逐步向高优化、生态化发展

改革开放以前,福建水产品基本停留在“四贝”(缢蛏、牡蛎、花蛤、泥蚶)、“两藻”(海带、紫菜)、“四大淡水鱼”(鲢鱼、鳙鱼、草鱼、青鱼)和“五大海水鱼”(大黄鱼、小黄鱼、带鱼、鳀鳁鱼、鳀鮕鱼)上,品种结构单一,产量、产值徘徊不前。改革开放以来,为适应国内外水产品市场需求多样化的趋势,全省在加大生产重点投入的同时,渔业内部结构不断优化,养殖业日趋向高优特色品种转化。海参、鲍鱼、河鲀、对虾、石斑鱼等我省特色品种产量不断增加,2018年以上产品产量,分别比2008年增长39.0倍、8.5倍、6.5倍、1.8倍、1.1倍,分别年均增长44.6%、25.2%、22.3%、11.0%、7.7%。

三、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农业发展基础加强

(一)农业机械化水平得到提高

改革开放以前,我省农业机械化水平整体十分低下。改革开放后,我省因地制宜推广先进适用的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引导经济作物生产和农产品加工向机械化发展,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升(见表4)。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大力发展农机服务产业化,充分发挥农机合作社、农机大户在农业机械化作业方面排头兵作用,依托他们在机具、信息方面的优势,引导他们参与连片作业、区域协作,促进了农机化全面进步。2018年全省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63.1%,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70.8%,分别比2012年提高19.6个百分点和24.4个百分点。

表4:福建省农业机械化情况

                                     单位:万千瓦、万亩

指标

2018年

2018年比1978年增长(倍)

1979-2018年年均增长(%)

农业机械总动力

1228.27 

6.3

5.1

实际机耕面积

1352.33 

1.4 

2.2 

机播面积

262.01 

121.6 

12.8 

机收面积

764.85 

397.8

16.1 

(二)农村基础设施不断改善

经过70年的发展,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有了很大的改观。到2018年,全省926个乡镇已全部开通公路。全省95.3%的行政村是自来水受益村;99.2%的行政村通宽带。全省实现村村通电。

四、 农业生产方式进一步转变,农业高质量发展不断推进

(一)园区基地建设成效显著

现代农业园区是农业现代化建设中涌现出来的一种新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近十多年,我省坚持把“一区两园”建设作为推动特色现代农业建设的主要载体。一是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2010年,福清市被农业部认定为全国第一批50个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2012年,漳浦、永安、仙游和上杭等4县(市)被认定为第二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2015年,安溪、尤溪、福安、建瓯等4县(市)和漳州市又获批为第三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全省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达9县1市。二是台湾农民创业园。2006年我省在大陆率先创建台湾农民创业园,迄今已有漳浦、漳平永福、仙游、清流、福清、惠安6个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是大陆创建台湾农民创业园最多的省份,农业利用台资数量和规模居全国首位。三是福建农业创业园。2012年12月30日,省政府出台了《关于支持福建农民创业园建设的实施意见》,在全国率先开展创建农民创业园,2016年开展第二轮创建,目前,省级创业园有16个,创业示范基地50个。园区集中发展模式有效发挥了示范、引领、辐射、带动作用,农业技术、设施、土地、人力等生产要素得到高效利用,特色农业得到长足发展。

(二)绿色生态农业建设不断深化

近年来,我省高度重视生态农业建设和农业绿色发展工作。2017年,农业部等8部门共同确定首批40个国家级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其中,设区市共7个,我省漳州、南平两市入选。2018年,我省创建了仙游、长汀等8个省级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在新罗、南靖等6个县实施畜牧业绿色发展试点,积极探索畜禽养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新模式。为强化源头保护,我省不断提升5000个农产品产地环境长期定位监测点建设,加强土壤酸化治理,开展农药包装废弃物、地膜回收处置试点,不断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同时,深入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化行动,开展生态茶园、生态果园、生态菜园建设示范行动,目前,已建成不用化学农药绿色示范茶园超过100万亩,全省生态茶果菜园占70%以上。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福建省统计局 维护单位:福建省统计局网络信息管理办公室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华林路196号 闽公网安备 35010202000767号

网站标识码:3500000043 ICP备案序号:闽ICP备08009134 技术支持:福建拓尔通软件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