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经济社会发展谱写新篇章
——新中国成立70周年福建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分析之十八

发布时间: 2019-09-04 10:38 字号: 默认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爱拼敢赢的泉州人勇立潮头,艰苦创业,砥砺奋进,开拓创新,在经济发展、城乡面貌、社会建设、人民生活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的历史性成就。尤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泉州紧抓历史发展机遇,走出一条具有侨乡特色“以市场化为制度基础、民营经济与外向型经济互相促进为最大特色、县域经济发达为突出亮点、品牌化为突出优势”的经济发展路子,创造了“晋江经验”,成为全国18个改革开放典型地区之一,也是福建省乃至全国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

  一、经济规模显著壮大,综合实力突飞猛进

  经济总量不断迈上新台阶。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从1949年的1.33亿元猛增到2018年的8467.9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49年增长1376倍,年均增长11.0%,比同期全省平均增1.3个百分点。泉州1979-2018年GDP年均增长15.9%,创造发展历史的新辉煌,经济总量不断迈上新台阶:1992年全市经济总量超过百亿,2002年全市经济总量迈上千亿元台阶,到2007年跃上2000亿元,2013年超过5000亿元,2018年突破8000亿元。经济总量从1999年开始连续20年位居全省首位,2018年泉州GDP总量居全国地级市第四位,每天创造的财富是1949年全年的17.4倍。

  人均GDP跨入高收入国家水平。1949年,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只有61元,1990、1997、2011、2018年分别跨上1千元、1万元、5万元和9万元台阶,达1088元、10526元、51628元和97614元。2018年,全市人均GDP比1949年增长370倍,年均增长9.0%。1992年,全市经济总量和人均GDP均提前8年实现比1980年翻两番的目标,2007年又均提前3年实现比2000年翻一番的目标。按当年汇率折算,1996年、2004年全市人均GDP分别突破1000美元(1111美元)、2000美元(2229美元);2008年实现了人均5000美元(5084美元)的跨越,2013年超过10000美元(10178美元),2018年达到14751美元。目前泉州人均GDP水平总体上已跨入世界银行国别收入分组标准高收入经济体门槛。

  经济发展质量明显改善。地方财力不断增强,1949年,全市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仅707万元,1981年超亿元,1992年达10亿元,2003年全市财政总收入突破百亿元;2011年跨跃五百亿大关;2018年财政总收入达861.05亿元,是1949年的12179倍,年均增长14.6%。全社会劳动生产率大幅度上升,由1979年的0.05万元提高到2018年的13.49万元。企业效益不断提升,1980年全市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仅1亿元,到2018年达到1929.43亿元。

  二、结构调整持续向优,转型升级卓有成效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从农业经济为主到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从主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到成为“中国制造2025”首个地方试点,泉州逐步走上了一条工业强市道路。近年来持续抓龙头、铸链条、建集群,推动主导产业高端化、特色产业集群化、新兴产业规模化和服务业特色化,推进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建设,促进产业迈向中高端,构建轻重并举、三产繁荣、深度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打造泉州产业升级版。全市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由1949年的62.4∶9.0∶28.6调整为1978年38.6:32.8:28.6,直至2018年的2.4:57.7:39.9,其中1985年二产比重超过一产比重,完成了由“一二三”到“二三”的历史性转变,1993年第二产业比重首次过半,达53.3%。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1998年起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均超过50%,2018年工业增加值达4346.46亿元,占GDP比重由1952年的4.3%上升到51.3%,是全省唯一一个工业占比超50%的地市,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1.7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总量居全国地级市第三位。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市服务业处于自发发展阶段,以交通、商贸等生活性服务业为主,1949年第三产业增加值仅有0.38亿元。改革开放后,生活性服务业进一步壮大,生产性服务业得到较快发展,1992年三产比重首次超过一产,三次产业调整为19.4:49.6:31.0。随着工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初步形成了比较健全的服务业行业体系,2008年第三产业增加值突破千亿。随着传统制造业步入平稳发展期,发展动能加速转换,以信息、互联网为标志的新兴服务业进入加速期,旅游、现代物流、创新金融、健康养老、体育服务、中介服务等产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对经济的贡献不断提高,2015-2018年我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均超过二产。2018年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3381.16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创历史新高,1952年以来年均增长11.4%,比同期GDP增速快0.2个百分点。

  产业发展和企业规模层次有效提升。新中国成立前,由于长期的闭关锁国和连连的战事,曾经古港雄风已不再有,也使泉州一直处于“工业革命”萌芽状态,泉州工业几乎是一片空白,1949年全市工业总产值只有2322万元。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泉州充分利用侨乡海外关系,打好侨牌,承接“三来一补”业务,大力发展纺织鞋服、工艺制品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并逐步向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拓展,形成了以纺织鞋服、建材家居、食品饮料和纸业印刷为主的传统产业板块,以石油化工、机械装备为主的重化产业板块和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板块等三大产业板块。2018年全市工业总产值达到1.82万亿元,是1949年的59220倍,工业总产值总量稳居全省首位。企业规模效应显现,产业集聚度不断提高。2018年末,全市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643家,其中产值超亿元有2692家,超十亿以上有281家。国家认定的大中型工业企业有1188家,居全省第一。形成了纺织服装、鞋业、石油化工、机械装备、建材家居、食品饮料、工艺制品七大产值超千亿产业集群。如今泉州工业早已完全抛弃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只能生产粗布、烟丝、铁钉等少量手工业产品的历史,而建立起了有现代化厂房、生产线、现代先进管理理念,涵盖37个行业大类,门类齐全的现代化工业体系,撑起了泉州经济的过半江山,70年的时间跨越了西方先进国家和地区两、三百年所走过的工业化路程。

  商品消费市场繁荣发展。泉州历史上就以“商业城”而著称于世,宋元时代曾出现过“市井十洲人”的繁华景象。明清后的闭关锁国、外敌的入侵让泉州商业凋零,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泉州商业又再次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依托雄厚的制造业基础,形成了遍布城乡的商业网络和繁荣的专业市场。全市亿元市场达到14个,石狮市服装城、安溪茶都、南安闽南建材市场、晋江中国鞋都等都已形成了相当的规模。营销网络遍布全国,甚至世界各地。2018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3407.89亿元,比1949年的1.16亿元增长2937倍,年均增速达12.3%,全市批零住餐销售额达到9486.32亿元,占全省的22.3%。旅游产业蓬勃发展。2018年实现旅游总收入1089.68亿元,突破千亿大关,共接待国内外游客6659.88万人次,其中,境外游客178.04万人次,比1983年增长16倍。

  三、改革开放向纵深拓展,民营经济迸发活力

  推进改革先行先试。1983年,全区(1986年后改地级市)28512个生产队全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进行了农产品流通体制、农产品价格体制、农村产业结构等三项改革,泉州农业和农村经济得到超常规增长。1986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4.82亿元,是1978年的1.55倍。198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39元,是1978年的5.9倍。1987年起逐步推进耕地适度规模经营,至1990年,全市98%的村建立经联社,创造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随着农村、农业改革的成功,以城市、工业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也在全市逐步展开。依托“三来一补”起步的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改变了传统体制下全市经济的整体格局。l991年,全市乡镇企业总产值达66.57亿元,比1978年增长39.8倍。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再一次迎来思想大解放,到2003年共有乡镇企业8.95万家,实现总产值2587.63亿元,是1991年的38.9倍。泉州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不仅改变了农村经济结构,加速了从农业经济到工业经济的历史性跨越,而且也率先走出了一条中国城乡二元格局下城市化发展的新路,实现了农村工业化和小城镇化,并由此形成了“晋江模式”,为全市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大的历史性贡献。积极推进国有企业改革,1979年起试点国有企业实行厂长负责制,逐步推行承包经营责任制,1992年起推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在全国率先将市属37家国有工业企业整体一揽子与外商嫁接,成立泉州中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起积极推行股份合作制,加快产权改革步伐,实现国有经济新发展,到2005年基本完成国有企业的股份合作制改革。行政区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1986年泉州撤地建市,实行市管县体制,1987年设立石狮市,1992年和1993年晋江、南安先后撤县设市,1996年成立泉州市肖厝经济开发管理委员会,1997年增设丰泽区、洛江区,原鲤城区一分为三,2000年由肖厝管委会调整为泉港区,2010年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成为泉州首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2012年设立泉州台商投资区,逐步形成13个方块协同发展的局面。2012年,泉州获批全国第三个国家级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为主线,以改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为重点,着力打通金融资本进入实体经济和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两个通道”。2014年,获批国家级民营经济综合改革试点,在全省率先全面实施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我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商事制度改革的相关经验做法被国务院通报表扬。2018年底,全市市场主体总量超83万家,居全省首位。

  民营经济活跃繁荣。改革开放初期,根据侨乡“闲房多、闲钱多、闲劳动力多”的特点,联户集资率先兴办乡镇企业,开启了泉州民营经济的萌芽,到1985年,全市乡镇企业发展到2.3万家,从业人员45万人,乡镇企业总产值达16.6亿元,超过了农业。各级政府敢于担当,率先突破,为民营经济茁壮成长营造了良好环境,鼓励民营企业走股份化、集团化、集约化的发展道路,引导民营企业由家族式管理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变。1998年东南亚经济危机爆发后,市场供求格局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泉州选择了通过提升质量、创立品牌确立竞争优势的发展战略。2004年,省政府提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构想,抓住机遇推动民营企业转型升级。截至2018年底,累计境内上市公司(A、B股)20家,总市值807.73亿元,累计境外上市公司84家。2018年,泉州市民营经济总量达6951.27亿元,占全市GDP的82.1%;民间投资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额的比重达62%;规模以上民营工业增加值3549.2亿元,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90.7%。民营企业纳税成为全市主要的税源,民营经济缴纳税收655.22亿元,占全市税收的80.8%。安踏、恒安、九牧等众多民营企业成为全国著名企业和行业领军者。至2018年底,全市拥有中国驰名商标156个、福建省名牌产品304个,先后荣获中国品牌之都、国家商标战略实施示范城市等称号。

  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迈上新水平。一是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1979年,泉州进出口总额仅有0.04亿美元;2018年为283.65亿美元,其中出口总值183.46亿美元。1980-2018年,全市进出口及出口总额分别年递增25.7%和26.7%。党的十八大以来,泉州积极对接国家战略,着力推动海丝重要门户建设,积极推动与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多领域、全方位的互动交流。泉州被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规划列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海上合作战略支点”。2018年,泉州入围中国外贸百强城市名单(列第59位),建立海陆丝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联盟城市经贸互动合作机制,与“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贸易额达911亿元。二是外商投资的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改革开放初期,泉州外资企业凤毛麟角,1980年才成立首家合资企业,全年新批外资企业仅2家,投资总额41万美元,晋江、石狮等地大胆利用侨资、侨力兴办“三资”企业,在全国率先发展外向型经济,投资总额1988年突破1亿美元,1992年突破10亿美元,2018年达到41.32亿美元,是1980年的1万多倍。截至2018年底,全市共批准设立外资企业1.37万家,累计实际外商直接投资286.15亿美元。

  四、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城市建设日新月异

  基础设施不断提升。新中国成立前泉州交通网络闭塞,港口设施陈旧,公路崎岖难行,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步伐落伍。经过70年来的建设,相继建成一批对泉州发展具有重要支撑作用的项目,基础设施达到适度超前。陆、海、空立体交通网络基本形成。1998年漳泉肖铁路投入运营,2013年开通动车,大大方便市民出行,2018年底,全市铁路总里程360公里,其中高铁里程86.97公里。高速公路从无到有,泉厦、福泉、泉三、南惠等11条高速公路相继建成通车,实现县县通高速。泉州大桥、刺桐大桥、晋江大桥、田安大桥等飞跨大江两岸,2015年通车的泉州湾跨海大桥是全省最长的桥梁。2012年,泉州港跨入亿吨大港,截至2018年,全市共有泊位77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19个。晋江机场开通包括至香港、菲律宾马拉航线在内的50多条航线,升级为国际机场,2018年共实现航班起降5.8万架次、旅客吞吐量744.3万人次、货邮吞吐量6.4万吨。公路通车里程由1949年的218公里增加到17696公里,构建了从中心市区到各县(市、区)、乡镇、村便捷的公路交通网络,公路密度达160.87公里/百平方公里。

  县域经济突飞猛进。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泉州各县市十分重视挖掘自然资源潜力和发挥传统工艺优势,奋力打造特色经济,晋江“中国鞋都”、石狮“中国服装名城”、南安“中国建材之乡”、惠安“中国石雕之乡”、德化“工艺陶瓷之乡”、安溪“乌龙茶之乡”等特色经济驰名海内外。2018年县域经济总量达6175.6亿元,占全市经济总量的72.9%。晋江、石狮、南安、惠安等4县市连续多年进入全国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100强行列,也入围福建省经济实力十强县,其中晋江连续25年位列全省“十强”之首。

  城市化加速推进。1949年至2018年,泉州中心市区建成区面积由新中国成立初的6平方公里扩展到154.5平方公里。城市基础设施功能不断完善,人居环境显著改善,城市面貌焕然一新。环湾公交线网不断完善,形成公交车、电瓶车、公共自行车紧密衔接的多层次公交体系,2018年,全市公交运营线路长度5097.6公里,全年公交客运量1.75亿人次。2018年末,中心市区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3.2%,全市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城市污水处理率93.23%。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2018年,全市常住人口87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579万人,城镇化率达66.6%,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8个百分点,比1963年提高56个百分点。晋江列入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石狮列入国家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

  五、全面小康步伐加快,民生改善显著改善

  人民生活极大改善。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收入渠道由单一向多渠道拓宽,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就业人员不断增加,全社会从业人员从1979年的184.13万人增加到2018年的639.17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3%以下。工资同步平稳增长,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从1978年的537元增加到2018年的65915元,是1978年的123倍。各种经营性、财产性收入逐渐增加,可支配收入不断攀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78年的324元增加到2018年46111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78年的75元增加到2018年20277元,突破2万元大关;城乡收入比由1978年的4.32:1缩小为2018年的2.27:1。城乡居民人民币住户存款余额由1978年的1.76亿元增加到2018年的3779.73亿元,增长的2147倍。耐用消费品在城乡居民家庭迅速普及、不断升级,彩电、冰箱、空调等在居民家庭趋近全覆盖,汽车、电脑、手机在居民生活中日益普及,2018年每百户城镇居民拥有汽车、电脑、手机分别达57.1辆、84.4台、289.9部,农村居民分别达16.1辆、64.1台、250.6部。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降至32.1%,比1990年下降33.1个百分点,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降至40.8%,比1984年下降20.2个百分点。城乡居民住房面积分别达70.5和75.0平方米,分别比1992年增加53.8和56.0平方米。

  民生保障显著加强。社会保障水平大幅提高,2018年,全市年末参加养老保险人数530.49万人,比2000年新增517.43万人,增长39.6倍。2018年末企业离退休人员领取基本养老保险金人数10.64万人,全部实现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2018年末全市参加工伤保险人数116.13万人,比2000年增加109.2万人,增长15.8倍;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608.57万人,参保率达98%。脱贫攻坚工作成效明显,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全面实现城乡低保标准一体化,各县(市、区)低保标准提至560-630元。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推动养老机构与医疗卫生机构签订合作协议,探索开展医养结合试点,2018年全市养老服务床位23525张,城市、农村社区居家养老设施覆盖率分别达100%和57%。

  六、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生态建设成效突出

  社会事业发展全面加快。教育得到优先发展。2006年以来相继免除农村和城区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含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学杂费,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2018年,全市幼儿园1541所,学前三年入园率98.08%,小学1338所,比1952年增长48.6倍,普通中学330所,比1952年增长40倍。全市高等教育学校由1949年的一片空白,发展到2018年的18所,招生数和在校生分别达到4.13、13.03万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加快。2018年末全市共有各类卫生机构4868个,卫生技术人员45724人,编制床位35728张,其中卫生技术人员和病床数分别比1949年增长485倍和273倍。医疗服务总体满意度居全省前列,荣获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1982年,泉州成为全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2004年,泉州被确定为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综合试点;2007年,泉州设立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2013年获评东亚文化之都。国际文化交流不断深入,第三届海丝国际艺术节、第十四届亚洲艺术节等活动成功举办,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联合国“海陆丝绸之路城市联盟”工商理事会秘书处落户泉州。2018年“古泉州(刺桐)史迹”申遗取得阶段性成果,获评中国工艺美术之都。泉州共有国家级非遗项目34个,是全国唯一拥有联合国三大类“非遗”项目的城市。2018年末,全市共有影(剧)院69个,公共图书馆11个,图书馆藏书总量506.37万册,电子图书601.70万册,广播和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均超过98%。体育事业从零基础起步到全面发展,在竞技体育、群众体育、赛事承办等各领域全面发力奔跑。从1984年起,共有16名泉州运动员先后参加7届奥运会,2016年里约奥运会获得一枚铜牌,打破泉州无夏季奥运奖牌的历史。从1959年第一届全运会至2017年第十三届全运会,每一届泉州都有优秀运动员参加比赛,2017年,泉州选手所获金牌数占全省金牌总数的40%,奖牌数占全省奖牌总数的34%,金牌和奖牌数均位居全省各地市之首。2009年以来,泉州利用“全民健身日”和传统节假日,组织开展各类群众性体育活动比赛,全年参与人数超过40万人。1998年,泉州市首次承办福建省运动会,2008年承办第六届全国农运会。2017年,晋江获得2020年第18届世界中学生运动会举办权。

  生态建设成效突出。2003年,泉州市提出生态立市、环保立市的发展理念,下大力气治理污染、保护环境;2005年在全省率先实施流域上下游补偿机制,形成排污有偿使用和交易工作机制;2007年起,在晋江、洛阳江流域严格实行“区划限批”和“两江”流域“四不批”政策;2014年,安溪、永春、德化等生态重点保护区取消GDP考核,建立突出生态建设的个性化政策绩效考核体系;2015年,在全省率先举行排污权专场交易,探索“政府推进、市场运作”的环污险新模式。近年来,泉州以获批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为契机,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截至2018年底,泉州市本级和10个县(市、区)先后建成国家生态市、县、区并获命名;德化县、永春县获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全市建成111个国家级生态乡镇,1659个市级以上生态村。市区饮用水源达标率为100%,晋江流域水质监测省控断面Ⅲ类水质达标率为100%。全市森林面积64.1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58.7%,居全国前列。先后荣获国家卫生城市、国际花园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水环境治理优秀范例城市奖、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等称号。

  回顾过去,把握现在,才能更好地创造未来。全市上下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紧紧围绕“再创‘晋江经验’新辉煌、踢好转型升级后半场、勇当高质量赶超主力军”三个时代命题,在更高起点上推动新时代改革开放再出发。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这一战略目标,以新担当新作为,大力传承弘扬“晋江经验”,加快建设“创新、智造、海丝、美丽、幸福”的现代化泉州。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福建省统计局 维护单位:福建省统计局网络信息管理办公室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华林路196号 闽公网安备 35010202000767号

网站标识码:3500000043 ICP备案序号:闽ICP备08009134 技术支持:福建拓尔通软件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