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经济社会发展谱写新篇章
——新中国成立70周年福建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分析之十五

发布时间: 2019-09-04 10:26 字号: 默认

 

    南平市地处闽江上游,福建北部,俗称闽北。下辖两区三市五县,即延平区、建阳区、邵武市、武夷山市、建瓯市、顺昌县、浦城县、光泽县、松溪县和政和县。2018年,户籍人口319.83万人,常住人口269万人,面积2.63万平方公里,是福建省面积最大的设区市。 

旧社会,由于闽北长期是封建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经济发展十分缓慢,闽北人民始终无法摆脱贫穷和饥饿,百姓生活一直处在温饱半温饱的状态。

新中国成立后,闽北人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艰苦创业、奋力拼搏,特别改革开放以来的40年,坚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围绕绿色发展,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全市经济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群众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升。

一、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建国初期,由于长期内外战乱,闽北的综合经济实力十分微弱。70年来,勤劳质朴的闽北人民在中央和省委的正确领导下,进行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后,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全市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新中国成立初期,闽北经济基础极其薄弱,1949年生产总值仅为0.8亿元。经过70年来的建设与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南平主动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经济增长速度逐步加快,经济总量实现了跨越式扩张。从1978年的8.77亿元开始,用16年时间突破100亿元,到1994年达到118.40亿元;随后再用19年的时间突破千亿元,到2013年达到1097.07亿元。2018年生产总值达到1792.51亿元,按现价计算,比1949年增长了2241倍,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9.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6个百分点。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1979-2018年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1%,增幅高于1949-1978年2.4个百分点,高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0.7个百分点。2018年全市人均生产总值达66760元,按现价计算,是1949年76元的878倍,标志着南平在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财政实力大大增强。新中国成立初期,南平财政收支非常困难。1949年全市财政收入仅为964万元,财政支出481万元。70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财政实力大大增强。1978年跨过亿元关口达到1.31亿元,1995年超过十亿达到11.20亿元,在2013年迈上百亿元大关达到106.67亿元。到2018年,全市财政收入达到144.14亿元,财政总支出达到298.70亿元,分别是1949年的1495倍和6210倍,年均增速分别为11.0%和13.3%。其中,改革开放40年是南平经济发展活力最强,也是南平财力增长最快的时期。40年里,南平市财政收入年均增长达13.1%,比改革开放前30年年均增长9.4%还快3.7个百分点。

    日均经济活动指标极大提升。新中国成立初至改革开放前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闽北生产力水平总体不高,各类经济活动不活跃,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推进,闽北经济活动日益活跃,每日经济活动所产生的数量极大提升。2018年,全市每日创造GDP为4.9亿元,按现价计算,是1949年的2242倍;农林牧渔业产值1.41亿元,是1949年的732倍;工业总产值超过5亿元,是1949年的7000余倍;固定资产投资超过5亿元,是1949年的5000余倍;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85亿元,是1949年的1072倍;公共财政收入4046万元,是1949年的1532倍;邮电业务收入708万元,是1949年的2830倍;交通客运量和货运量分别为7万人和10万吨,是1949年的2333倍和100倍。

二、结构调整成效显著,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植厚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新中国成立初期,南平市主要是以单一的农业为主,第一产业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占据主要份额,工业发展落后,第三产业水平低下,产业结构极不合理。1950年,地区生产总值中,第一产业占66.5%,第二产业占5.5%,第三产业占28.0%,产业结构呈现“一三二”格局。改革开放前,南平作为全省粮食主产区和老工业基地,一产和二产在经济总量中比重都比较高,1978年三次产业结构为38.5:37.3:24.2,呈现出一、二产业齐头并进的趋势。改革开放后,闽北经济发展逐步滞后于沿海发达地区,尤其是工业发展长期落后于全省平均水平,二产比重逐年走低,1998年达到最低点,三次产业结构为34.2:27.9:37.9。进入“十五”以后,南平市加大产业调整力度,在不动摇农业基础地位的前提下,大力发展二、三产业,三次产业结构比例逐步调优。第一产业比重逐步下降,二、三产业比重不断上升。2018年,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6.2:43.3:40.5。南平正朝着以工业和第三产业为主体,三大产业协调发展的多元化经济发展新格局推进。

所有制结构趋于多元化。新中国成立之初,公有制经济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单一的所有制经济严重束缚了经济的发展。1978年,全国上下吹响了改革开放的乐章,拉开了所有制改革的序幕。经过40年的发展,南平市不断深化所有制体制改革,个体、私营经济、外商投资、股份制经济得到较快发展,逐步建立起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18年,全市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占国民经济比重提高到78.2%;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89.6%,非国有投资额占固定资产投资额比重达62.7%,比改革初期的26.8%提高35.9个百分点,其中,民间投资完成额占固定资产投资额的61.6%。非公有制经济已经成为促进闽北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就业结构发生明显变化。经济的发展带动产业结构的变化,产业结构的变化又引起从业人员构成的变化。特别是随着农村生产力的提高,以及二、三产业的发展,第一产业就业人数不断下降,全社会就业人员在三次产业中的配置呈现出新的格局。2018年末,南平市三次产业就业人员构成比例为37.59:20.38:42.03,与1978年的67.07:16.86:16.07对比,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例下降29.48个百分点,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比例分别提高3.52个和25.96个百分点。二、三产业在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减轻就业压力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南平经济的持续发展,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再加上城市规划不断发展和完善,城市体系日益合理,城市功能进一步加强,全市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至2018年末,全市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大到142.13平方公里;城镇户籍人口由1949年的21.43万人增加到113.89万人,增长了4.3倍,年均增长1.8%;城镇化率由1949年的20.3%提高到56.7%,增加了36.4个百分点,年均提高0.5个百分点。

节能降耗迈出实质性步伐。2009年,南平市通过了《关于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绿色腹地的实施意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谋划闽北未来的发展,提出了立足南平生态、资源优势,持续实施绿色发展战略,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绿色腹地,从此拉开了闽北绿色发展的序幕。2018年,全市单位GDP能耗下降率4.35%,比2009年下降38.0%,降幅均居全省前列。

三、农业发展步伐稳健,生产能力稳步提高

新中国成立之前,闽北农业发展缓慢,结构单一,经营管理粗放,生产技术落后,农业生产处于极不稳定的状态。70年来,南平先后进行了农村土地改革、农业生产互助合作、农村人民公社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等“四大”生产关系变革,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整了生产关系,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广大农民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农村经济走出长期停滞的困境,闽北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全市农业总产值由1949年的0.70亿元增加到514.02亿元,按现价计算,增长了731.3倍,扣除价格因素年平均增长5.8%。

农产品种类不断丰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优良品种、农业技术、农用物资的广泛推广应用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农业经济水平和生产效益不断提高。特别是南平市在稳步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围绕“品种调新,结构调优,效益调高”的方向,大力发展烤烟、蔬菜、食用菌、水产品等特色经济作物,不断壮大竹木、茶果、畜禽等三大农业主导产业,有力促进闽北农作物品种的多样化。全市粮经作物种植比从1952年的94.6:5.4调整为2018年的64.9:35.1。与此同时,主要农产品和产量大幅增加。2018年全市粮食产量119.9万吨,比1949年增长2.6倍;茶叶产量7.2万吨,比1949年增长192.2倍;油料产量1.0万吨,比1949年增长3.1倍;水果产量35.6万吨,比1949年增长1475倍;肉类总产量85.0万吨,其中猪牛羊肉类总产量达12.0万吨,比1949年增长23.7倍;家禽出栏51883.9万只,比1985年增长101.8倍;禽蛋产量7.4万吨,比1985年增长6.5倍;水产品产量8.5万吨,比1949年增长194倍。目前,南平已建设成中国南方重要肉鸡产销基地,福建省最大的乳制品供应基地,主要畜产品重点调出区;建瓯、顺昌、武夷山荣获“中国竹子之乡”称号(全国30个),建瓯、政和、建阳荣获“中国锥栗之乡”称号(全国4个),顺昌荣获全国唯一的“中国杉木之乡”称号等。

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推进。随着全市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公司加基地,基地带农户,科技市场服务一体化”等组织经营形式在全市范围内得到有效推广,推动全市农业生产朝着专业化、社会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农业的自然经济特征不断弱化,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2018年,全市具有市级以上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15个,其中光泽圣农集团和延平长富集团更是成长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已达6754个。同时,南平市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的进程中,注重集中打造农业品牌,提升农产品竞争力。“十二五”以来,南平坚持“一县一特色”,着力推动传统农业逐步向特色农业、现代农业转型,大力发展品牌农业、智慧农业、生态农业和设施农业,相继打造了光泽圣农、武夷山大红袍、延平百合、顺昌海鲜菇、建瓯竹笋、政和白茶、浦城大米、建阳橘柚等一系列农业品牌。2018年,全市获得“三品一标”认证产品637个,其中无公害农产品450个,绿色食品131个,有机食品49个,农产品地理标志7个。

南平机制助推“三农”发展。1999年开始,南平市为有效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村发展、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经过20年的摸索深化、整合提升,形成了“高位嫁接、重心下移、互动联动、一体运作”的科技特派员制度,并在2002年被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同志总结提升为“抓好一个班子、找好一条路子、建好一个机制、打好一个基础”的“南平机制”。至2018年,南平市已先后选派10批共9350人次进驻1631个村(场、基地),围绕绿色发展七大产业的一、二、三产业开展科技服务,村、企业覆盖面达90%以上。同时,为提高科技特派员应对市场能力和综合发展服务能力,南平市重点把科技特派员派往已有下派村支书的村、新农村建设试点示范村、省市确定的扶贫重点村、农业主导产业和重点产品发展较好的基地及行业协会,着力推进农村“五位一体”建设,把科技特派员的服务从生产环节的技术服务向生产、加工、流通和行业管理等各环节,增强服务基层的合力和综合效益。随着南平市科技特派员制度成效日渐凸显,2002年以来,国家科技部连续4次召开全国科技特派员工作经验交流会,总结推广了南平模式。

新农村建设成绩斐然。新中国成立70年来,南平市坚持把新农村建设作为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先后实施了社会主义新农村改造、农村土地承包责任制、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建设、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等,倾力打造出新农村建设的新格局。全面实施农村“四好公路”建设,农村交通运输状况明显改善。至2018年末,全市有火车站的乡镇占13.0%,超过全省平均水平4.7个百分点;有高速公路出入口的占33.0%,超过全省平均水平4.1个百分点;100%的村通公路,超过全省平均水平0.5个百分点。“三清一改”为重点,大力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2018年未,全市已实现100%的乡镇集中或部分集中供水,99.1%的乡镇生活垃圾集中或部分集中处理,97.6%的村生活垃圾集中或部分集中处理,32.2%的村生活污水集中或部分集中处理,71.5%的村完成或部分完成改厕。围绕绿色发展战略,在全国首创“水美城乡”建设,创新农村人居环境“万人保洁”机制,以美丽乡村建设进一步推进生态观光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目前,全市共认定授牌三星级以上美丽乡村119个,建成精品示范村25个。

四、工业经济迅速发展,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

新中国成立70年来,闽北工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分散到集中、从粗放到集约的发展历程,已形成门类较齐全、体系较完善的工业体系,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工业总量日益壮大。新中国成立前,闽北几乎没有工业,1949年全区仅存20多家手工作坊和小电厂,产值仅1104万元。新中国成立后,南平采取整顿、改造、重点建设、积极扶持等措施,兴办了一批国营电力、煤炭、森工、水泥、食品和日用陶瓷等工业。改革开放前夕,南平作为“小三线”,是全省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获得了国家和省上的大量投入,工业得到迅速发展。改革开放后,南平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改组步伐,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工业体制改革得到深化;进入新世纪,通过实施突出工业,突破工业战略,闽北工业加快发展的内在动力不断增强;近年来,南平围绕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绿色腹地目标,立足自身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以实施项目品牌带动战略为抓手,全力打造现代绿色农业、旅游、健康养生、生物、数字信息、先进制造、文化创意等七大绿色产业,工业实现较快增长。2018年,全市产值超亿元企业有551家,其中,超20亿元有8家、10-20亿元有12家,上市工业企业9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从1998年(自1998年开始统计)的25.32亿元提高到超过2000亿元,实现年均15.9%的增长。工业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

园区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南平市工业园区建设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随着二十世纪初“突出工业,突破工业”发展战略的实施,各主要工业园区逐级成型,逐渐成为促进闽北招商引资、经济发展、创造就业的重要载体和经济增长极。特别是近年来,在绿色发展规划纲要的引领下,在七大绿色产业框架内,全市工业园区基本形成了以先进制造、数字信息、食品加工、机电制造、生物医药、精细化工等为主的产业体系。目前,全市共建成工业园区16个,其中,省级园区9个、省级以下园区7个;园区规划总面积46.06万亩,已开发面积11.32万亩,累计建成面积4.30万亩;共入驻企业959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362家,2018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014亿元、税收21亿元。

产业集聚效应不断增强。70年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南平市结合自身发展实际,全面落实《南平市绿色产业发展行动纲要》和品牌战略,以工业园区为载体,以增强产业集聚能力和产业竞争力为目标,在大力发展新兴产业的同时,还积极推进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延伸上下游产业链,全力打造产业集群,促进产业集聚。目前,南平已经形成较为齐全工业行业门类,以及以现代绿色农业、生物、数字信息、先进制造、文化创意、旅游、健康养生等为代表的绿色产业集群,在推动闽北工业发展上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18年,全市36个工业行业中,产值上10亿元的行业有25个,上30亿元的有17个;绿色产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超过八成,对全市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超过九成。

知名品牌逐步增多。70年来,随着南平工业长足发展,各种工业产品也从少到多、从粗到细、从低端到高档,不断发展。解放初期,南平主要的工业产品只有发电量、饮料酒、精制茶等少数几种,直到60年代,各种工业产品才逐步开始丰富起来。改革开放后,南平大力实施名牌战略,通过技术改造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以高质量、高性能的产品占领市场。如今全市已拥有“南孚”电池、“太阳牌”电线电缆等中国驰名商标27件,“南孚牌”碱性电池和“闽铝”铝型材中国名牌产品2件,截至2016年底“闽铝”铝型材、“闽牌”PU革基布等福建著名商标289件,“太阳牌”电线电缆等福建名牌产品131个。2018年,全年生产水泥329.5万吨,是1960年1.2万吨的270多倍;布7867.2万米,是1960年21.2万米的370多倍;合成氨26万吨,是1960年108吨的2400多倍;钢材、服装、人造板、铝材、发电设备、电线电缆、电池、含氟材料、合成革和箱包等一大批改革开放前属空白或产量极少的工业产品也已成为南平工业的主导产品。

五、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发展环境持续优化

投资总量迅速扩张。新中国成立70年来,南平市紧紧抓住改革开放、国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构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契机,按照“一点一线一重心”的布局,着重围绕突破基础设施瓶颈制约和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加大能源、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的投入,投资规模连续实现突破。与此同时,投资逐渐向多元化转变,投资主体虽仍以国有经济为主,但民间投资比重逐步加大,港澳台投资从无到有;投资范围从农田水利、低等级公路、五小工业和中小水电站等小型基础设施扩大到交通、公共服务设施、生产性项目等领域。“六五时期”南平市投资总量达到15.83亿元,仅这一时期的投资总量就超过了改革开放前29年的投资总和;“七五时期”投资总量达到30.33亿元,比“六五时期”增加了91.6%;随后分别于1992年突破10亿元、2002年突破50亿元、2004年突破100亿元、2013年突破1000亿元大关。2018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量超过2000亿元,比1950年增长了4万多倍。

交通瓶颈有效突破。新中国成立以来,南平市紧紧围绕公路交通,大做“通”的文章,交通基础设施逐年完善公路网络全面形成。1958年全区实现了县县通公路,1977年实现乡乡通公路,1978年全区干线公路渡口实现了改渡为桥。2018年,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为14915公里,占全省的1/6,居全省第二。高速公路实现从无到有。2004年福银高速公路南平段通车,实现南平高速公路从无到有的历史性突破,至2018年全境已建成高速公路10条,实现县县通高速,通车里程达979公里,约占全省1/5居全省首位。国省干线从通到优。新中国成立以来,闽北公路经历了“五十年代支前路,六十年代砂土路,七十年代渣油路,八十年代沥青路,九十年代水泥路,二十一世纪‘白改黑’”等阶段。目前,全市共有7条国道、5条省道的干线公路,共计1629公里。与新中国成立之初对比,二级公路比重由改革开放前的零提高到现在的68.9%,等外路由改革开放前的528.26公里降为现在的零公里,国省干线公路年度优良路率达90%以上。实现村村通水泥路。从2004年开始实施“年千公里”农村路网改造工程以来,15年里全市共完成行政村公路硬化5946公里,通乡镇公路硬化率由2003年88.9%提高到100%,通行政村公路硬化率由2003年的38.6%提高到98.8%。

基础设施加快建设。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南平把电力、通讯、水利等基础设施作为实现经济发展的“先行工程”来抓,逐年加大投资力度,基础设施有了根本性的改善。能源保障体系更加健全。从20世纪末,为满足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需求,南平市立足水电,积极发展火电和垃圾生物质等新能源项目,优化能源结构,努力构建多元化的能源体系。2018年底,全地区发电总装机容量达153.5万千瓦,较1949年的503千瓦增长了3052倍;发电量44.48亿千瓦时,较1960年2697万千瓦时增长了164倍。输变电设施比较完善。1949年南平电网仅有单条14公里6千伏高压线路。2018年底,全市已有500千伏变电站1座,3条接入省主干电网的500千伏线路;220千伏变电站15座、110千伏变电站54座、35千伏变电站107座;220千伏线路47条、1722.91公里,110千伏线路126条、1954.74公里,35千伏线路204条、2466.15公里等。邮政电信飞速发展。改革开放前,闽北邮政电信业水平十分低下,通信设施十分落后,除了单位外,只有极个别家庭安装电话。改革开放后,南平加大了邮电业基础设施投入,邮电业发展出现了质的飞跃。目前,全市100%的行政村通固定电话、移动电话,电话、手机、互联网已成为极为普遍的联系工具。2018年,全市邮电业务收入25.82亿元,是1949年93万元的2777倍;固定电话用户达40.88万户,是1978年近8000户的51.1倍;移动电话和互联网用户从无到有,分别达272.03万户和95.29万户。

城市居住环境显著改善。70年来,南平城市从小到大,从屈指可数的几条城市主干道,到纵横交错的道路网,绿化空间不断拓展,绿植总量大幅提升,城市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改革开放后,南平先后在繁华的市中心“见缝插绿”,改建、扩建和新建了一批公园、绿地,改变了中心城区1978年以前仅有2座公园的面貌,使中心城区拥有了约86.18公顷的10座公园、68块市区广场绿地以及1.23万株行道树。同时,开始分期分批大规模改造城市道路,把旧城改造和新区开发结合起来,特别是1995年南平撤地设市,城市框架进一步拉大,城市面貌焕然一新。目前,全市市政道路总长已达到799.71公里,建成区路网密度达到7.5公里/平方公里,建成区绿地率达36.81%,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3.7平方米。立体路网内通外联,公园绿地花团锦簇,基础设施日益完善,服务功能逐步提升,南平已成为一座现代化宜居城市。

六、对内贸易保持活跃,对外开放不断扩大

现代商贸业初具规模新中国成立70年来,南平商贸流通业在曲折历程中不断发展壮大,在改革、发展和稳定中日益发挥重要作用。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南平实行国营商业为主体、公私合营、合作商店和少数个体经营户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格局,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实行国家专营、专买。改革开放后,商品流通体制改革全面铺开,国营商业一统天下的旧模式被打破,初步建立起以公有制为主体,多成分、多渠道、多形式、开放式、外向型、竞争型的流通体系,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新的商贸流通格局,商贸流通业进入繁荣兴旺的发展时期。进入二十一世纪,综合超市、购物中心、连锁超市、大型物流配送以及专卖店等新型业态发展迅速,贸易业开始向大型化、高档次、综合性的趋势发展,大商贸、大流通、大市场的现代流通方式初具规模。同时,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近年来电子商务和快递等新兴的商贸流通业发展迅猛。2018年底,全市有电子商务园9个,县级运营中心8个,电子商务企业3378家;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75.09亿元,比1978年增长202倍,年均增长13.6%,比改革开放前的6.9%提高6.7个百分点;限额以上网络零售额27.87亿元,已占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4.1%。

旅游经济方兴未艾。闽北旅游业真正发展始于1979年。长期以来,南平市以转变旅游发展方式为主线,围绕建设我国重要自然和文化旅游中心的战略目标,全面打响“清新福建、绿色南平”品牌,旅游经济持续保持较快增长,旅游产业发展跃上新台阶,逐渐成为闽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自1999年武夷山作为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闽北大力推进旅游景区创建,鼓励发展农家乐、休闲农庄、森林人家等乡村旅游点,打造过硬的旅游品牌。全市现有A级旅游景区64家,其中5A级1家、4A级12家、3A级42家;乡村旅游休闲集镇14个,特色村103个,星级乡村旅游经营单位20家;省级旅游观光工厂7家等。同时,为了让游客“进得来,留得住,玩得好,可消费”,南平市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和要素配套项目建设,不断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努力改善旅游软硬环境。全市现有旅行社140家,旅游星级饭店28家,各类民宿经营主体575家,旅游集散中心7个。2018年,全市旅游总人数4991.82万人次,比1979年增长约831倍;旅游总收入790.08亿元,比1986年增长约2107倍。

对外贸易发展迅速。南平对外经贸起步较晚。改革开放初期,市、县两级没有对外经营权,仅是出口货源的收购单位;1988年原地区外贸公司、武夷山进出口(集团)公司和厦门武夷进出口贸易公司三家单位取得进出口经营权,南平开始有了自主的进出口经营能力,1988年首次自营出口69万美元。随着国家进一步放开商品进出口权,逐步形成了以外贸专业公司、工贸公司和“三资”企业三足鼎立的出口格局。2000年外贸出口首次突破亿美元大关,2007年出口已达到5亿美元,2011年出口突破10亿美元,外贸出口总额达107.3亿元,比1985年翻了14番。目前,南平市产品主要出口到美、欧、日等162个国家与地区。其中,出口额超亿元以上的企业达31家,出口上亿元的重点商品达22种。

利用外资规模日益扩大。南平市引进外资工作与改革开放同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经历了起步、推进和发展阶段,引进了一大批外资企业到南平落户,参与到闽北的经济建设中来。1979年光泽县投资企业公司与菲律宾华商合资兴办砂纸砂布厂获批,标志着南平第一家三资企业正式诞生,利用外资5万美元,实现零的突破;1994年突破1亿美元,2000年突破2亿美元,2004年突破3亿美元,2007年突破4亿美元,2011年超过6亿美元;随后,从2012年起利用外资统计口径由可比口径更改为验资口径,利用外资继续保持快速发展,2012年至2018年年均增长21.8%,2018年实际利用外资10.39亿元,2012年至2017年累计利用外资超过8.5亿美元。

七、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

居民收入大幅增加。新中国成立前,受战争和自然灾害的影响,以及生产力和整体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制约,闽北人民生活苦不堪言。经过70年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市城乡居民收入大幅提高,人民生活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1984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507元;1988年突破千元,达1113元;1997年突破五千元,达5472元;2006年破万元大关,达11242元;2017年破3万元大关,达30070元;2018年收入达到32484元,是1984年507元的64.1倍。同时,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也不断提高。1983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仅320元;1993年突破千元,达1070元;1996年突破两千元,达2311元;2007年破5000元大关,达5059元;2013年破万元大关,达10090元;2018年超过1.5万元,达15868元,是1984年355元的44.7倍

消费结构呈现多元化。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加,居民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同时,居民消费观念也日益更新,消费方式更加多元,特别是城镇居民消费结构方面的转变更加明显,消费层次由温饱型向全面小康型转变。一方面,在“衣食”方面的消费经历了由少到多再向好的转变。2018年,南平市城镇居民消费支出中居住类、交通通信类、教育文化娱乐类支出共9688元,占当年生活消费支出的46.6%,该比重比1991年(14.1%)高32.5个百分点。另一方面,家庭耐用消费品逐步向普通家庭普及且不断更新换代。20世纪80年代的“四大件”:自行车、收音机、缝纫机、电风扇演变成90年代的“四大件”:摩托车、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到了21世纪,“几大件”说法成为历史,电脑成为常用家用电器,手机全面普及,不少农村居民也能熟练操作智能手机上网、从事网上交易。2018年,每百户城镇居民家庭拥有家用汽车26辆,移动电话255部(接入互联网的219部),计算机77台(接入互联网的71台)。而在改革开放前,家用汽车、电话、计算机还是空白。

社保覆盖面不断扩大南平市社会保险工作以执行国务院1951年颁布的《劳动保险条例》为起点,经历了从无到有、由点到面、由面到全,从城镇到农村、从职业人群到覆盖城乡居民的发展过程。2018年,全市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67.8万人、132.25万人、19.61万人、56.09万人。同时,社会保障制度体系不断完善。目前,已全面落实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一体化建设,统一新农保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稳慎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全市机关事业单位实现参保全覆盖,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全部纳入工伤保险参保范畴;建立失业保险金与物价上涨联动机制;加强工伤保险制度建设,推进建筑施工企业工伤保险工作,切实保障建筑施工企业职工的工伤保险权益等。

社会福利事业迎头赶上。闽北社会福利事业起步较晚,直至20世纪末社会福利体系才逐步建立,并迅速完善起来。1996年开始城市低保工作试点,2004年全面建立城乡低保制度,2015年确定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联动增长机制,2018年全面实现城乡低保标准一体化。2004年至2018年底,农村低保月人均补助从31.23元提高到270.96元,城市低保月人均补助从45.35元提高到365.87元,全市已累计发放城乡低保资金195937.44万元。与此同时,加大福利设施建设投入力度,特别是从2001年起鼓励社会资金建设民办福利机构,加快社会福利设施建设进程,基本满足城乡养老需求。目前,全市已建成一县一社会福利中心、一乡镇一敬老院,有养老机构157个、床位1.5万张,千名老年人拥有床位数达到36.89张;建成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270个、农村幸福院1001个,实现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覆盖80%的街道和城区中心乡镇、农村养老服务设施覆盖58%的建制村,实现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和居家养老专业服务10县(市、区)全覆盖。

八、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经济社会协调推进

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党和国家为了让广大群众共享发展的成果,越来越重视社会事业的发展。南平市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努力构建和谐社会,推动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科技事业日新月异。新中国成立前,闽北的科技事业几乎是一片空白。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闽北科技仍处于较低的水平,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力较弱。改革开放后,随着党委政府对科技工作重视程度提高,相继出台了支持科技发展的政策,推进科技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全市科技水平明显提高,在促进经济发展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科技队伍不断壮大。新中国成立初期,南平市科技人才匮乏,科研机构1955年1 月才成立了第一家国有科研机构。2018年,全市已拥有研究所11家,各类技术推广机构约60个。科技投入不断增加。随着经济的增长,科技投入不断加大。1978年全市科技费用支出24.8万元,2018年提高到3.70亿元,是1978年的1490倍;科学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R&D经费)内部支出达19.81亿元,投入强度为1.13%,分别是2000年的21.7倍和2.5倍。科技成果层出不穷。改革开放40年来,南平市共获科学技术进步奖769项,其中省级324项;共安排省、市级以上科技项目2451个,累计安排项目资金达2.67亿元;推广科技成果 项,开发新产品2656项。

教育事业生机勃勃。南平教育工作从十分落后到比较发达,从相对滞后到优先发展,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新中国成立之初,南平仅有中专2所,在校生152人;普通中学17所,在校生1071人;小学447所,在校生2.6万人;幼儿园不足30个班,师资极为匮乏。改革开放后,尤其是进入新世纪,南平市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原则,通过推进“双高普九”,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等,不断优化教育结构,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目前,南平市已全面完成“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创建,现有各类学校1122所,其中普通高等院校4所,成人高等院校1所,中等职业学校15所,特殊教育学校8所,普通高中32所,普通初中133所,普通小学299所,幼儿园619所,在校学生49.6万人,教职员工3.77万人;全市学前教育净入园率96.82%,小学净入学率100%,初中三年巩固率99.5%,残疾儿童入学率98.4%;小学毕业生升学率均达到10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提高到93.5%。

文化事业蒸蒸日上。闽北文化事业是新中国成立后发展起来的,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焕发出蓬勃生机。群众文化丰富多彩。坚持每年开展文艺展演、文化讲座500场以上,送戏下乡200余场,农村电影放映“2131”工程等,不断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目前,全市共有博物馆15个,公共图书馆10所,文化馆11个,美术馆4个;139个乡镇(街道)文化站、1632个村文化活动室,形成完善的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非遗传承发展措施有力。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不断夯实非遗保护、传承工作。全市已有7个国家级非遗项目、7位国家级非遗项目传承人,55个省级非遗项目、45位省级非遗项目传承人,150个市级非遗项目、144位市级非遗项目传承人等。文化产业发展成效明显。近年,通过组织策划一批富有地方特色招商引资项目,闽北文化产业逐步发展壮大。2018年,全市已有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2个,全省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试点单位3个;全市规模以上文化创意产业产值117.9亿元,规模以上文化服务企业营业收入3.14亿元。广播电视行业规范有序。改革开放后,闽北广播电视工作走上了健康发展的轨道。全市已完成城区及农村的有线数字电视网络建设改造,双向网络覆盖率达92%,行政村光缆联网率达98.8%,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达98.70%和98.77%。

卫生事业成绩斐然。2018年,全市已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192个;医疗机构床位16054张,每千人床位5.97张;卫生技术人员16760人,每千人卫技人员6.23人。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显著提高。医疗服务设施和条件明显改善,二、三级医院规模不断扩大,医疗设备持续更新换代。全市孕产妇死亡率由1978年的153.83/10万下降至2018年的15.43/10万,婴儿死亡率由1985年的44.16‰下降至2018年的3.73‰。疾病预防和控制体系日益完善。已消除小儿麻痹症,消灭丝虫病、疟疾,实现基本消灭麻风病、消除碘缺乏病阶段目标,麻疹、白喉、百日咳等疫苗针对传染病发病率降到历史最低水平。全市人口死亡率由改革开放前的7.2‰下降到2018年的5.94‰,居民平均预期寿命由改革开放前的64.6岁上升到2018年的74.37岁。

体育事业健康发展。新中国成立70年来,南平市全面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体育事业不断取得新进展。全民健身事业蓬勃发展。初步形成了以武夷山国际马拉松赛、武夷山国际自行车骑游大赛、邵武全国武术公开赛等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自主品牌赛事为核心的体育赛事活动体系,建成了市、县、街道、社区四级全民健身网络,全市经常性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提升到40%以上,城乡居民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人数比例超过90%。竞技体育基础不断夯实。坚持因地制宜,讲求实效的原则,向上培育输送体育后备人才。闽北籍运动员在奥运会、亚运会等赛事上不断创造佳绩,涌现出奥运会女子排球金牌得主侯玉珠、举重冠军张国政、举重亚军吴美锦和吴景彪,亚运沙排冠军李健、激流回旋冠军全鑫,残奥会冠军靳志鹏等一批优秀运动员。体育场馆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南平市不断加大体育设施场馆建设,截止至2018年底,全市10个县(市、区)均已建成“一场一馆”。全市共拥有各类体育场地2643个,总场地面积272.21万平方米,每万人拥有体育场地8.42个,人均用地面积1.38平方米。

九、生态建设走在前列,环境保护卓有成效

新中国成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南平经济以农业为主,闽北大地到处山清水秀。随着改革开放后南平市工业蓬勃发展,城市人口和工业企业大量增加,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治理污染、保护环境已成为一项重要任务。从1979年闽北首个环保机构诞生起,环保工作逐步走上正轨。

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不断加强。近年来,南平市加强了饮用水源区、重要水源涵养区、重点水土保持区、野生动物集中分布区等特殊生态功能保护区的保护,保持生态平衡和生态优势。全面实施了闽江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开展工业污染、畜禽养殖业污染、城镇生活污染等整治和治理,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目前,南平市已先后获得国家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循环经济试点示范城市、智慧城市试点、低碳城市试点、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市、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武夷山国家级田园综合体试点等国家级绿色“金牌”。

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成功创建。目前,南平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已获原环境保护部命名,是福建省唯一以设区市为单位的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市10个县(市、区)中除延平区外,其余9个县(市、区)均获评省级生态县,其中邵武市、武夷山市、光泽县、松溪县通过国家生态县命名。全市有省级以上生态乡镇124个,占乡镇总数的96%;市级以上生态村1504个,占行政村总数的92%。

生态环境持续保持全省前列。截至2018年底,闽江、富屯溪、建溪3条主要河流水质全优,I 一Ⅲ类水质比例100%,10个国考断面达标率100%,分别比全省平均水平高4.2和9.1个百分点;15 个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设区市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比例98.4%,高于全省水平3.4个百分点,居全省第一位;PM2.5平均浓度24微克每立方米,优于欧盟标准,空气质量连续四年全省第一。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南平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展望未来,在新的历史时期和新的起点,我们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抓住闽北生态、区位等一系列优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新一轮经济发展浪潮中,以不甘落后的志气、勇往直前的魄力,以更大的信心和决心、更多的智慧和创造、更足的干劲和勇气,主动应对宏观经济形势,盯紧目标、把握机遇,持续发力、久久为功,以钉钉子精神做实做细做好各项工作,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福建省统计局 维护单位:福建省统计局网络信息管理办公室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华林路196号 闽公网安备 35010202000767号

网站标识码:3500000043 ICP备案序号:闽ICP备08009134 技术支持:福建拓尔通软件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