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经济社会发展谱写新篇章
——新中国成立70周年福建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分析之七

发布时间: 2019-08-13 15:41 字号: 默认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新中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走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在新中国波澜壮阔的七十年伟大征程里,厦门,中国东南沿海的一颗明珠,始终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积极投身于祖国独立自主、建设发展的大局中,以自身独特的区位优势为祖国的繁荣昌盛默默奉献。在解放后到开放前的30年时间里,厦门是祖国的一道海防前线,为祖国的领土安全严防死守!在改革开放以后的40年时间里,厦门是祖国的一个经济特区,为祖国的改革开放冲锋在前!

七十年发愤图强,七十年春华秋实。1949年10月17日,厦门解放,掀开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纪元。七十年来,厦门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从一个曾经基础薄弱、封闭落后的海防前线城市,蜕变成习近平总书记盛赞的“高素质的创新创业之城,高颜值的生态花园之城”。2018年,厦门的土地面积1700.6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11万人,其中,户籍人口242.53万人,比1950年增加197.12万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4791.41亿,比1950年增长3274倍、年均增长12.8%;工业增加值1672.23亿元,比1950年增长1.92万倍、年均增长15.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42.42亿元,比1950年增长4027倍、年均增长13.2%;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1283.29亿元,比1950年增长1.38万倍、年均增长15.3%;全市人均GDP达到11.80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44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4万元,位居全省首位,在十五个副级城市居前。

一、在艰难中起步、在曲折中发展、坚韧不拔的三十年

三十年栉风沐雨,三十年百折不挠。从解放后到改革开放前的30年间,厦门在百废待兴的基础上艰难起步,同时深受国内外大环境的影响,经济社会经历了曲折发展过程,经济增长速度总体偏慢,人民生活水平总体较低。30年间,全市GDP从3634万元增加到4.8亿元,增长11.1倍,年均增长9.3%;财政总收入从727万元增加到1.54亿元,增长20.3倍,年均增长11.5%;工业总产值、农业总产值、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分别比1950年增长33.3倍、4.0倍和4.19倍,年均分别增长13.5%、5.9%和6.1%;人均GDP、职工年平均工资,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比1950年增长4.9倍、24.3%和1.8倍,年均分别增长6.6%、0.8%和3.7%。

在百废待兴中起步,开始艰难的创业。建国初期(1950-1952年),厦门积极恢复国民经济。在农村完成土地改革,实现耕者有其田,在城市发展国营、合作经济,工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3.6%,财政收入年均增长30.6%;“一五”期间(1953-1957年),厦门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任务,新建、改建一批工业企业,建设海上长堤和鹰厦铁路,打通本岛与大陆的连接,为经济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工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3.9%,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4.4%,社会商品零售额年均增长17.1%,交通货运量年均增长29.3%。

在迂回曲折中发展,充实薄弱的经济。1958年“八二三”炮战开始,海峡两岸关系更加紧张,并形成长期军事对峙局面,直到1979年才有所缓和,在这段经历中,厦门始终以祖国统一的大局为重,不惜付出放慢发展、牺牲小我的代价;这一时期,也同时受到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影响,1958年开始全市经济出现大起大落。从1958年到1960年,全市工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39.6%,财政收入年均增长51.7%,全民集体基建投资年均增长96.8%,而粮食产量却下降4.2%,职工年均工资下降3.8%,农民纯收入仅增加8元;从1961年到1962年,厦门工农业总产值年均下降29.4%,财政收入年均下降21.0%,基建投资年均下降63.6%,农民纯收入年均下降6.4%;从1963年到1965年,厦门贯彻执行党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采取有效措施,压缩基建规模,调整工业结构,加强农业生产,全市经济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

在内外交困中维持,保存既有的成果。十年“文革”期间,刚有起色的厦门经济重陷困境,人民生活徘徊不前,物资供应十分紧张,日常生活用品均采取票证定额分配制度,各个年度的经济增速处于历史低位,特别是在1966年到1968年间,全市工业生产基本瘫痪,GDP年均下降15.3%。直到1976年后,国民经济开始回暖,人民生活略有好转,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经过整顿后也逐步回归正轨。

二、在改革中前进、在开放中腾飞、成就辉煌的四十年

改革开放对厦门而言,意义尤为重大、成效尤其明显,带来了经济社会各个领域深层次、根本性的变化。

四十年砥砺前行,四十年众志成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为厦门经济特区的诞生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和政策基础;1980年8月,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立经济特区,厦门也由此担负起一项重要的历史使命,成为全国改革开放的“试点”和“窗口”;1981年10月1 5日,厦门经济特区在湖里2.5平方公里开始建设,正是得益于改革开放的政策红利,得益于中央对经济特区的大力支持,得益于海峡两岸关系的改善缓和,厦门在全国率先拉开了经济腾飞的序幕;1984年,邓小平同志亲临厦门视察,并亲笔题写了“把经济特区办得更快些更好些”的题词,在他的直接推动下,厦门经济特区从湖里2.5平方公里扩大到厦门全岛131平方公里,2010年再次扩大到全市行政辖区;此后,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福建省委、省政府的重视支持下,厦门经济特区获得了持续快速的发展,经济社会发生了举世瞩目的变化

四十年筚路蓝缕,四十年化茧成蝶。40年来,厦门经济发展从高速度到高质量,GDP年均增长15.4%,在2012年以前,除了1979年、1981年、1983年、1985年、2009年这五年增长速度为个位数,其余各年都保持了两位数的增幅;全市经济发展最快的是“八五”时期,生产总值五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24.9%,比其他几个五年计划时期均高出近十个百分点;经过“八五”时期的快速发展,从“九五”到“十一五”,全市经济呈现平稳较快的发展态势;进入经济新常态后,厦门更加重视以低碳的消耗推动经济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土地产出率由1978年的0.01亿元/平方公里提升到2018年的2.82亿元/平方公里;全市财政总收入由1978年的1.55亿元增加到2018年的1283.29亿元,增长882.3倍,年均增长18.5%,财政总收入占GDP的比重达26.8%;户籍人口人均GDP由1978年的528元增加到2018年的20.24万元,增长125.7倍,年均增长12.9%;2018年,全市万元生产总值耗电562.65千瓦时、耗水8.82吨;这些指标持续在省内乃至全国同类城市中保持领先水平。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全市工业劳动生产效率大幅提升,从2000年的7万元/人提升至2018年的26.14万元/人。

(一)高素质高颜值齐驱并进,城市综合实力大幅提升

改革开放特别是设立经济特区以后,厦门经历了一系列改革的洗礼,并在这难得的历史机遇下快速成长起来,经济实现了从小到大、由弱变强的转变,也实现了从重视速度到注重质量、由封闭对内到开放对外的转变。厦门市经济总量迅速扩大,地区生产总值(GDP)在2005年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此后在2010年、2013年、2017年分别突破了2千亿元、3千亿元、4千亿元,达到4791.41亿元,比1978年增长302.8倍。各重点行业的规模也屡创新高,财政总收入突破1千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突破8百亿美元,全社会投资额突破2千亿元,工业总产值突破6千亿元,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销售总额突破万亿元。厦门经济结构持续优化,推动三次产业转型升级,三次产业结构由1978年的22.3∶56.7∶21.0调整为2018年的0.5∶41.3∶58.2,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从1978年的2.72亿元增加到2018年的1980.16亿元,增长593.2倍,年均增长17.3%,第三产业增加值从1978年的1.01亿元增加到2018年的2786.85亿元,增长352.0倍,年均增长15.8%,第三产业比重持续提升,并向国际发达城市70%的水平不断靠拢。与此同时,社会领域也收获了累累硕果,多年来厦门先后荣获联合国人居奖、国际花园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中国十大自主创新城市、中国十大低碳城市、最具创新力国际会展城市和国家旅游休闲示范城市等城市荣誉,赢得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五连冠”。

(二)现代化产业协同发力,实体经济发展成绩斐然

第一产业由传统农业向都市现代农业转变。农业增效。1978年以后,厦门全面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了农村劳动生产力;大力发展副食品生产和乡镇企业,使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化;2018年,都市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实现营业收入829亿元,7家企业入选全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00强,农业标准化、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传统农林牧渔业平稳发展,全市农业总产值从1978年的1.55亿元增加到2018年的47.24亿元。农民增收。在改革开放初期,厦门的农民就解决了温饱问题,随着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开展,农民就业空间扩大、收入渠道增多,农民收入稳步提高,农民人均收入从1978年的168元增加到2018年的2.24万元,增长135.4倍,年均增长13.1%,比全国提前三年实现翻番目标。农村发展。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目前全市有农民专业合作社1955家,家庭农场437家;岛外1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3家镇卫生院,278家村卫生所,6家社区卫生服务站,全部完成标准化建设;农村生态环境持续提升,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旧村改造及自然村农村生活污水分散式治理等,乡村旅游、休闲农业、农村特色小镇建设加快推进。

第二产业的工业实现“由小到大、由内到外、由弱到强”转变。工业增加值从1978年的2.56亿元增加到2018年的1672.23亿元,增长782.7倍,年均增长18.1%。工业规模由小到大。1978年,厦门工业全部企业数只有370家,完成工业总产值7.48亿元,在1991年首次突破百亿元,2002年首次突破千亿元,在此之后每三年实现一个千亿阶梯的增量,到2018年,厦门规上工业企业数1896家,规上工业产值规模达到6392.32亿元。工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从“三大支柱”到“十三条产业链”,以大企业为龙头、以优势产业为中心,培育独具特色的产业链,促进工业产业集群,2018年,电子、机械支柱行业分别完成产值2520.99亿元和1923.00亿元,合计占全市的69.5%,产值超百亿的工业产业链有10条,产值超亿元的工业企业有725家,其中产值超十亿元以上的企业有106家。工业结构由内到外。1978年,厦门工业全部为全民、集体所有制,出口额只有0.12亿美元。经济特区建设伊始,厦门作为第一批沿海城市对外开放,随着“三资”企业的增多,特别是中国成功加入世贸组织,极大地提高了厦门工业外向度。2018年,厦门规上“三资”企业689家,完成工业总产值3940.86亿元,占全市规上产值的61.6%,形成了以外向型经济为主的工业结构;全市超过一半的企业实现出口,合计完成出口交货值2283.00亿元,出口交货值率达37.5%。创新能力由弱到强。工业经济走过了“厦门加工”到“厦门制造”再到“厦门创造”的发展历程,改革开放之初,厦门工业技术水平较低,科技研究活动很少;设立经济特区后,“三资”企业虽然带来了先进的生产设备、生产技术和管理方式,但主要是采用“三来一补”的加工生产模式,企业在科技研发上投入仍较少;近年来,厦门实施创新发展战略,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引进培养专业人才、营造创新创业环境,使工业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工业研发经费占比不断提升。2018年,规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占全部“四上”企业研发投入的九成以上,规上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1093.99亿元。

第三产业由商贸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变。改革开放之初,人们刚从计划经济的束缚中摆脱出来,对商品的需求急剧增加,促进商贸经济的快速发展。1978年,厦门批发零售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比重达41.7%,一度最高曾经达到44.2%;随着经济特区建设的全面铺开,对资金的需求急剧上升,促进厦门金融业的高速增长,金融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比重从10%左右提高到了30%以上,直到1995年才开始回落;从1992年开始,随着住宅的商品化,房地产市场日渐活跃,当年房地产业占第三产业比重从6%提高到10%左右,此后经历了房地产业发展的黄金二十年,2013年房地产占第三产业比重最高达到了17.2%;旅游业会展业异军突起,2018年,共接待境内外游客8900.32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402.12亿元;除“投洽会”和“台交会”等金牌展会外,厦门石材展、工博会、文博会、茶博会、体博会、医博会等专业展览稳步发展,全年共举办各类展览活动229场,举办50人以上的商业性会议9262场,参会总人数188.32万人。从2012年以后,厦门的经济结构从以工业经济为主向以服务经济为主过渡,形成了以金融、商贸、物流、软件、信息、房地产、旅游会展等为主的产业格局,第三产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稳步提高,2018年,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达2786.85亿元,占GDP比重较1978年上升了36.8个百分点。现代服务业成为推动经济增长新引擎。近年来,以现代信息、网络技术为支撑的经济形态大量涌现、迅猛发展,逐渐取代传统服务业。2018年,规上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373.39亿元。服务业的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拓展,“互联网+”与各行业各领域深入融合,为厦门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互联网+零售业”,全市限额以上主要电商企业通过互联网实现零售额270.63亿元,占限上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5.4%;“互联网+物流业”,完成快递业务量3.03亿件;“互联网+服务业”,相关行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互联网+金融业”,金融机构分别实现本外币存、贷款余额10995.00亿元和10554.05亿元,新金融服务助力实体经济,融资租赁等新兴业态快速成长。

(三)国际化开放格局逐步形成,成为世界了解中国的“窗口”

“以港立市”,打造国际化港口都市。充分利用“9.8”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厦门国际马拉松赛、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的影响力,向世界展示一个蓬勃发展的厦门;2018年,厦门的国际友好城市19个,厦门港货物吞吐量突破2亿吨,从1981年的187万吨增加到2018年的2.17亿吨,增长115.3倍,年均增长13.7%;全港集装箱吞吐量突破千万标箱,从1981年的0.33万标箱增加到2018年的1070.23万标箱,增长3245.8倍,年均增长26.0%;厦门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2千万人次,从1984年的10.14万人次增加到2018年的2655.34万人次,增长251.1倍,年均增长17.7%。自贸试验区建设成果突显。2015年挂牌至今,厦门自贸区系统集成推出361项创新举措,在全市复制推广263项;国务院通知复制推广的89项自贸试验区经验,厦门片区有22项;全国12项最佳实践案例,厦门片区2项。自贸区新增企业超4.12万家,注册资本近5952.5亿元,累计引进金融、类金融企业近5000家,累计入驻融资租赁企业近393家,为全国第三大融资租赁聚集区,累计引进租赁飞机103架,租赁金额70.5亿美元。

跻身外贸综合竞争力全国十强。创办经济特区后,来厦投资的客商不断增加,并从以港澳和东南亚客商为主逐步扩展到欧美、日本以及台湾等近七十个国家和地区,利用外资规模日益扩大,合同利用外资从1983年的0.84亿美元增加到2018年的71.33亿美元,增长47.7倍,年均增长12.1%;实际使用外资从1983年的0.08亿美元增加到2018年的17.25亿美元,增长41.6倍,年均增长11.7%;截至2018年,厦门历年累计签批外商直接投资项目14819项,合同利用外资660.42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378.70亿美元。随着“三资”企业密集来厦,厦门的经济外向度大幅提升,2018年,厦门经济外向度125.27%,居十五个副省级城市首位;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从1978年的0.82亿美元增加到2018年的910.44亿美元,增长1113.0倍,年均增长19.2%;其中,出口总额从1978年的0.82亿美元增加到2018年的505.83亿美元,增长615.5倍,年均增长17.4%;厦门的外贸业一直占据了全省外贸的半壁江山,外贸综合竞争力居全国百强城市第5位。

成为对台及“一带一路”支点城市。对台经贸不断加强。改革开放以来,厦门累计签批台商直接投资项目5373项,合同利用台资84.57亿美元,实际使用台资41.53亿美元;2018年,全市对台进出口398.06亿元,其中,出口101.86亿元,进口296.20亿元,厦台的海运快件达到9.1万件。“小三通”运送旅客174.5万人次,增长8.1%。加快推进人民币跨境使用,2010年试点以来至今,全市人民币跨境结算业务总量9523.71亿元,其中,境外交易对手方所在区域为台湾地区的结算总量1581.34亿元,台湾地区稳居境外第二大结算区域。近年来,“一带一路”倡议为厦门的对外开放提供了新机遇,厦门身处“海丝”核心区,发挥着支点城市的作用,2018年,与“海丝”沿线国家贸易额1497.00亿元,吸引海丝沿线国家投资项目66个,合同外资42.7亿元,正式设立厦门海丝投资基金,首期金额1.5亿元。截止目前,中欧(厦门)班列已开通3条国际线路,通达12个国家,累计发运404列,累计货值70.48亿元。

(四)软实力硬实力内外兼修,“美丽厦门”面貌焕然一新

基础设施先行夯实发展之基。改革开放以来,针对基础设施落后的状况,厦门从改善投资环境的需要出发,优先进行供水、供电、供气、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使城市功能更加完善,城市品位不断提升。全市固定资产投资额从1981年的1.71亿元增加到2017年的2381.46亿元,增长1616.4倍,年均增长22.8%,2018年在此基础上又增长了10.1%。在全部固定资产投资中,基础设施投资比重近40%,大量投资使基础设施更加完善,2018年,厦门的供电总量269.65亿千瓦小时,供水总量4.72亿吨,供气总量3.37亿立方米;厦门成为全国最高等级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公路桥梁354座,拥有船舶和车辆分别为389艘和157.21万辆,铁路旅客发送量2795.55万人次,铁路货物发送量820.52万吨;地铁1号线运行安全有序,2号线实现洞通并完成全部车站主体结构,3、4号线和6号线马銮湾片区段建设进展顺利,厦门迈入地铁时代;福厦高铁、翔安机场等正加快建设。

精神文明创建铸就城市之魂。文明成为厦门鲜明的精神底色,长期以来,厦门始终坚持创建为民、创建惠民、创建靠民,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贯穿于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通过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宣传、教育、服务、行动等创建举措,不断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质,而广大市民群众也积极支持、无私奉献,用实际行动展现了城市深厚的文明底蕴。2017年,中央文明委决定“继续保留福建省厦门市等83个城市为全国文明城市”,这也意味着厦门获评全国文明城市“五连冠”,进一步确立了厦门文明城市创建在全国的标杆地位。

(五)一体化同城化辐射带动,重要中心城市作用凸显

“跨岛发展”增强城市承载能力。2002年6月,时任福建省长的习近平同志深入厦门调研时,作出“跨岛发展”的战略决策,提出了提升本岛与拓展海湾相结合、城市转型与经济转型相结合、农村工业化与城市化相结合、突显城市特色与保护海湾生态相结合的“四个结合”重大举措,为厦门经济特区发展指明了方向。近年来,厦门以跨岛发展战略为核心,拉开城市框架,推进产城融合,集美新城、海沧新城初步形成集聚态势,环东海域东部新城、翔安南部新城、马銮湾新城建设取得重要进展,拓展形成了“一岛一带多中心”的空间格局。一是经济产业的跨岛发展,固定资产投资向岛外倾斜,2017年,岛外四个区完成投资1727.63亿元,总量是岛内投资的2.6倍,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72.5%,有力地支持了岛外的发展;工业企业向岛外搬迁,岛外规上工业增加值占全市规上工业比重71.0%,近年来,岛外四区的经济增速明显加快,岛内外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二是城市空间的跨岛拓展,岛外产城融合进一步提速,集美新城、环东海域新城、马銮湾新城项目大力推进。三是交通设施的跨岛布局,新建成集美大桥、杏林大桥与翔安隧道三条跨岛通道,并在此基础上建设“两环八射”快速交通路网,岛内外一体化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基本成形。

东南沿海重要中心城市作用凸显。经济特区扩大到全岛后,厦门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建成区从1983年的38.5平方公里拓展到2018年的388.58平方公里,户籍人口从1978年的90.78万人增加到2018年的242.53万人,常住人口则达到411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达89.1%。随着经济的发展、产业的投资、人口的聚集,厦门在人才、资源、条件、配套等方面体现出明显优势,并成为了区域性的经济增长极,向腹地传导经济动力与创新成果,对周边城市形成辐射带动作用。近年来,厦门积极推动厦漳泉龙同城化,深化闽西南五市、闽粤赣十三市区域合作,福厦、龙厦、厦深铁路和厦漳跨海大桥、厦安高速等重大工程建成通车,厦漳港口完成一体化整合,轨道交通、城市快速路网等交通体系加快推进,厦门作为东南沿海重要中心城市的作用进一步增强。

(六)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海上花园城市风采迷人

绿色低碳城市建设全国领先。厦门的单位能耗一直保持在较低水平,单位GDP能耗从2005年的0.65吨标准煤/万元下降到2017年的0.34吨标准煤/万元,2018年在此基础上又下降2.53%;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从2005年的0.54吨标准煤/万元下降到2017年的0.23吨标准煤/万元,这些指标持续保持在全国、全省同类城市前列。顺利完成2018年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年度目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生活垃圾分类位列全国46个重点城市首位,覆盖全市93%的居民小区;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3.81%,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4.65平方米。

当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成为国家级生态市,2018年,厦门认真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51项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任务有序推进。划定981平方公里生态控制线;供水水源实现由“一江两库”到“两江四库”;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在全国169个重点城市排名第七;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保持100%,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96%;河长制工作成效明显,9条小流域和筼筜湖、五缘湾水环境得到有效治理,小流域周边污染源清退全面完成,国控省控断面水质达标率100%。城乡环境更加优美,改造提升园林绿地532公顷,实现流域内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全覆盖,30个美丽乡村建设进展顺利,城市改造提升成效明显,实施街区立面改造项目30个,整治主次干道31条、建筑1216栋,提升道路38公里,完成老旧小区改造156个。

(七)社会各项事业繁荣发展,人民共享经济增长成果

人民生活品质明显提高。改革开放以来,居民生活收入不断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80年451元增加到2018年的5.44万元,增长了135.32倍,年均增长13.8%;随着收入的持续增加,人民的生活品质大幅提升,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从1980年的420元增加到2018年的3.49万元,增长85.8倍,年均增长12.5%;城镇居民消费结构持续向好,2018年恩格尔系数为28.8%,比1980年降低33.0个百分点,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城镇居民消费质量持续提升,消费需求从过去满足于温饱,逐步增加对健康、旅游、文化等服务和精神的需求,消费品质从低端向中高端升级。2018年末,平均每百户城镇居民家庭拥有家用汽车44辆、家用电脑81台,电冰箱86台,彩色电视机87台,空调器172台,住房条件显著改善,人均住房面积从1980年的6.95平方米增加到2018年的32平方米。

社会民生事业持续改善。社保体系逐步完善,至2018年末,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工伤、失业和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295.88万人、397.62万人、225.20万人、224.50万人和213.70万人,基本养老、工伤、失业社会保险合计基金收入221.93亿元,支出167.57亿元,三项社会保险基金历年累计结余712.64亿元;逐年提高社会保险待遇水平,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城乡低保和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月720元和1080元。完善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提高到3526元,最低工资标准提高到1700元,均居全国前列。就业规模持续增长,城镇非私营单位从业人员从1978年的18.08万人增加到2017年的155.59万人;2018年12月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为2.8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24%。厦门特色分级诊疗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向全国推广,采取“慢病先行,三师共管”的办法,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和患者向基层“双下沉”,实现“社区接得住、医院舍得放、群众愿意去”,有效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医疗救治应急指挥平台投入运行,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及产业园建设扎实推进。全市拥有卫生机构从1978年的220个增加到2018年的1804个,卫生机构床位从3114位增加到1.66万张,专业卫生技术人员从3200人增加到3.42万人。2018年末,全市居民期望寿命80.75岁,其中男性78.32岁,女性83.48岁;居民主要健康指标居全国前列。厦门教育网络不断完备,在九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础上,不断向上下两端延伸,加强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学前教育,近年来,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办学,协和双语学校、天地学校等正式招生,形成了多层次、多学科、较完善的教育网络。教育资源不断增加,拥有各级学校(含成人教育、社会办学)从1978年的568所增加到2018年的1357所,学年初招生数从5.21万人增加到26.59万人,在校学生数从17.87万人增加到105.29万人,在各级各类学校中任职的专任教师从8874人增加到5.60万人;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连续多年高考成绩突出;教育投入持续增长,一般公共预算累计教育支出从1978年的748.86万元增加到2018年的136.39亿元。

人民文体活动丰富多彩。文化事业繁荣发展。鼓浪屿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为我国第52项世界文化遗产,福建省第4项、厦门市第1项世界遗产。目前,厦门拥有公共图书馆10个、藏书599.9万册,文物藏品3.20万件;出版期刊119万册、报纸1.43亿份、音像电子出版物10万张,年制作广播节目4.81万小时、制作电视节目2.19万小时、放映电影56.42万场、文化表演892场次,丰富的文化活动满足了人们多种多样的精神需求。体育事业欣欣向荣,各项品牌赛事影响力不断扩大,厦门国际马拉松赛实现了“国际田联路跑金标赛事”的十一连冠,并获评国家体育旅游精品赛事和国家体育产业示范项目;每年举办全国级赛事超过30多项,办赛形式更加多样化、赛事运营更加市场化、投资主体更加多元化、竞赛组织更加专业化,2018年成功举办世界铁人三项赛、世界沙滩排球巡回赛厦门公开赛、厦鼓横渡活动等多项品牌赛事;全民健身运动掀起高潮,2018年全市各类群众体育赛事活动达500多场,参与人数超200万人次;竞技体育水平不断提高,在2018年第十六届省运会,我市在青少年部比赛(加上带牌带分)中共获得金牌273枚、银牌167.5枚、铜牌133枚,总奖牌573.5枚,团体总分6536分,成绩稳居全省第二,2018年,我市运动员在国际、国内大赛中获得了6个世界冠军,3个亚洲冠军,6个全国冠军,11个青少年全国冠军;体育基础设施继续完善,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位居全省前列。

三、回首过去,立足现在,展望未来

回首过去,厦门克服各种艰难险阻,经受各种严峻考验,在一片荒废中起步,在改革开放中崛起,紧紧抓住时代机遇,全力建设经济特区,以先行先试的试验田,为厦门的加快发展、做大做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全国的改革开放提供了珍贵的经验和样本,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历史进程中谱写下勇立潮头、开拓进取的壮丽篇章。

立足现在,厦门要继续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继续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力深化改革开放,持续强化创新驱动,提升经济发展质量,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把厦门建成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城市,以实际行动当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排头兵。

展望未来,厦门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充分发挥“经济特区、自贸区、自创区、海丝核心区、综改试验区”等多区叠加优势,不断探索发展的新路,吸引优质生产要素集聚,全面提升厦门经济竞争力,为建设“五大发展”示范市,为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福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福建省统计局 维护单位:福建省统计局网络信息管理办公室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华林路196号 闽公网安备 35010202000767号

网站标识码:3500000043 ICP备案序号:闽ICP备08009134 技术支持:福建拓尔通软件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