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经济社会发展谱写新篇章
——新中国成立70周年福建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分析之四

发布时间: 2019-07-29 20:43 字号: 默认

  “风展红旗如画”一三明,地处闽西北,是中央苏区的核心区,中央红军长征的出发地,伟人革命的重要实践地。1949年冬至1950年春,三明境域各地先后解放,开启了三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新时期。70年来,面对国内外环境的复杂变化和重大风险挑战,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砥砺奋进,攻坚克难,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取得了无数令人瞩目的成就:新兴工业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70年的不懈奋斗,三明市实现了从穷乡僻壤到繁华都市,从交通闭塞到四通八达,从贫穷落后到文明富裕,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不断向着“再上新台阶,建设新三明”的目标迈进。 

  一、经济发展大跨越,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综合实力跨越提升。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 解放初期1952年仅1.03亿元,分别于1980年、1994年和2011年突破十亿、百亿和千亿大关,2018年达2353.72亿元,比1952年增长2273倍; 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352倍,年均增长9.3%。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发展明显提速,1979-2018年三明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0%,高于1952-1978年均增速4.2个百分点;十八大以来的2012-2018年,贯彻新发展理念,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GDP年均增速8.8%。 

  经济效率显著提升。常住人口增加,全市常住人口由1952年93.89万人增至2018年258万人;人均GDP显著提高,人均GDP1952年仅112元,分别于1985年、2002年突破千元、万元大关,2018年达91406元,是1952年的816倍。 

  劳动生产率明显提升。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全社会从业人员由1952年的29.24万人增至2018年的194.23万人;劳动生产率明显提升,全社会劳动生产率1952年仅350元/人,分别于1978年、1994年、2016年突破千元、万元、十万元大关,2018年达123412元/人,增长351倍。 

  财政实力显著增强。1953年全市财政总收入仅157万元,分别于1972年、1995年、2011年突破亿元、十亿和百亿大关,2018年达165.71亿元,是1953年的1555倍,年均增长12.0%;其中1978年全市财政总收入是1953年的111倍,年均增长11.8%;1979-2018年,全市财政收入增长96倍,年均增长12.1%。财力的增加为全市经济发展、加强社会保障、切实改善民生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 

  二、经济结构优化,发展后劲持续增强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从以依赖单一产业为主转向依靠三次产业共同带动。解放初期,三明市农业占比较高,工业和服务业相对薄弱。1952年,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72.5%、5.6%和21.9%。1958年,数十万建设大军云集三明,开启了福建省重工业基地-三明新兴工业城市建设, 重化工业迅速崛起,1959年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33.9:44.1:22.0。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农业基础巩固加强,工业和服务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2018年三次产业比例进一步优化为11.6:52.6:35.8,与1952年相比,2018年第一产业比重下降60.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上升47.0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上升13.9个百分点。 

  区域发展更加协调。市区凭借其区位、政策优势发展成为经济总量最大的区域,相对弱小的泰宁、清流等县“弱鸟先飞”加快发展。1952年,地区生产总值(GDP)总量最大的尤溪县(0.17万元)与最小的泰宁县(0.04亿元)之比为3.08:1;1978年发展为总量最大的市区(1.86亿元)与最小的清流县(0.30亿元)之比为6.19:1; 2018年总量最大的市区(503.26亿元)与最小的明溪县(81.61亿元)之比为6.17:1。1952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最高的市区(165元)与最低的泰宁(89元)之比为1.85:1,1978年最高的市区(1018元)与最低的大田县(205元)之比为4.97:1,2018年缩小到最高的市区(129207元)与最低的宁化县(50666元)之比为2.55∶1。 

  城乡结构趋向合理。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2018年,常住人口城镇化水平由1990年的24.5%、2000年的38.6%、2010年的51.1%提高至60.2%,年均提高1.2个百分点。建制镇、街道个数由1990年的40个增加至2018年的90个。城乡收支差距进一步缩小,2018年全市城乡居民收入比由1978年的3.57∶1调整为2.10∶1。 

  三、供给能力大提高,质量水平不断提升

  回顾70年来,是三明市门类齐全、布局合理的产业体系逐步建立的70年,是商品和服务供给能力大为增强的70年。 

  农业生产能力快速提升。70年来,三明农业由传统向现代、由低效向高效转变。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952年为1.01亿元,分别于1985年、2000年突破十亿、百亿元大关,2018年达460.45亿元,是1952年的455倍,年均增长5.3%。特色现代农业稳步发展,培育发展了高优粮食、绿色林业、精致园艺、生态养殖、现代烟草五大特色产业。2018年,全市粮食产量由1950的29.36万吨增至93.97万吨,年均增长1.7%;粮食单产由1950年的88公斤/亩提高至2018年的390 公斤/亩。特色农产品较快增长,2018年,水果产量由1952的0.04万吨增至78.06万吨,茶叶产量由0.01万吨增至4.31万吨, 分别年均增长12.2%、10.7%;肉类产量由1985年的5.29万吨增至18.10万吨,水产品产量由1985年的0.64万吨增至10.68万吨,分别年均增长3.8%、8.9%;食用菌产量由1999年的4.71万吨增至12.81万吨,烟叶产量由1950年的0.01万吨增至5.18万吨,分别年均增长5.4%、9.2%。其中羊肉、兔类、奶类等产量持续位居全省第二。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由1976年的9.54万千瓦提高至2018年的155.32万千瓦,机电灌溉面积由1985年的7.13万亩扩大到2018年的33.67万亩,有力保障了粮食安全。2018年新增河龙贡米、建宁黄花梨、建宁通心白莲3个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全市共有17个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产品。 

  工业加快向中高端迈进。工业经济发展正在由主要依靠资金、物质要素投入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人力资本提升转变。解放初期,三明仅有手工作坊92家,方园数百里,不闻机器声。1958年,来自长城脚下、东海之滨的数十万建设大军,汇集在这块红色土地上,奏响了建设福建省重工业基地-三明的宏伟乐章。全社会工业总产值1950年仅为0.03亿元,分别于1965年、1979年、1993年、2009年突破亿元、十亿、百亿、千亿大关;1952年工业增加值0.05亿元,分别于1970年、1986年、2004年、2018年突破亿元、十亿、百亿、千亿大关,2018年达1012.09亿元,年均增长14.0%。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三明市形成了林产、机械、冶金、纺织四大传统产业,氟化工、石墨烯、稀土、生物医药四大新兴产业。2018年,冶金、林产、机械、纺织等四大传统产业产值均突破300亿元,四大传统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0.4%,快于全市规模工业1.5个百分点。四个新兴产业产值突破200亿元,增长20.1%,快于全市规模工业11.2个百分点。工业加快向中高端迈进,高技术、高端装备领域等高新技术产业迅猛发展,成为经济增长新亮点。2018年,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全市规模工业比重由2013年的9.7%提高至16.3%;近五年年均增长13.6%,增速高于全市规模工业平均水平4.6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市规模工业比重由2013年的1.9%提高至3.3%;近五年年均增长18.3%,增速高于全市规模工业平均水平9.3个百分点。 

  服务业蓬勃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值1952年仅为0.53亿元,2018年达841.84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1.9%提升至35.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年均增长10.1%。在传统行业持续增长的同时,信息、金融、房地产等新兴服务业迅速发展壮大,特别是由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 4 个行业门类组成的营利性服务业增长快,2018年完成增加值达205.64亿元,占第三产业比重达到24.4%,增长24.8%,增速高于第三产业17.2个百分点。新兴服务业不断发展壮大,逐渐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 

  四、内需动力提升,对外贸易较快发展

  投资力度不断加大。70年来,全市扎实推进项目建设,积极调整投资结构,推动有效投资持续增长,使全市固定资产投资达到新水平。1952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仅为0.01亿元,分别于1959年、1992年、2004年、2012年突破亿元、十亿、百亿、千亿大关,2017年投资总额达2498.50亿元;1952-2018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1.5%。基础设施投资额由1976年的0.99亿元(全民基建)、1978年的1.53亿元(全民基建)、2007年的108.04亿元、2012年的249.70亿元增至2017年的728.98亿元。 

  消费市场欣欣向荣。70年来,消费品市场实现了由紧缺向繁荣的重大跨越。1952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仅为0.23亿元,分别于1959年、1986年、2005年突破亿元、十亿、百亿大关,2018年达588.50亿元,是1952年增长2555倍,年均增长12.6%。旅游、信息、汽车等新兴消费亮点纷呈,增长迅猛。2018年,全市旅游总收入330.33亿元,比上年增长34.3%,接待国内旅游3303.09万人次、入境游客9.56万人次,分别比上年增长20.1%、23.0%;电信业务总量92.28亿元,比上年增长133.5%;汽车类零售额51.88亿元,比上年增长15.5%。电子商务蓬勃发展,全市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企业网上商品零售额由2013年的6.86亿元增至2018年的48.70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由1.9%提升至8.3%,年均增长48.0%;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全覆盖,其中明溪、清流、宁化、大田、尤溪、沙县、泰宁、建宁等8个县获批国家级,其中建宁、尤溪还获批2019年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升级版;永安、将乐2县(市)为省级示范县(市)。 

  对外开放水平提升。对外贸易增长较好,1996年全市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0.98亿美元,分别于1997年、2010年突破亿美元、十亿美元,2018年达26.49亿美元,年均增长16.2%;其中,1996年出口总额0.63亿美元,分别于2000年、2010年突破亿美元、十亿美元,2018年达21.76亿美元,年均增长18.3%。利用外资水平提高,全市实际利用外资由1984年的22.50万美元增至2018年的3978万美元,年均增长16.4%。 

  五、人民生活大改善,百姓幸福感明显提升

  居民收入快速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52年仅为105元,分别于1986年、2005年突破千元、万元,2018年达34862元,是1952年的332倍,年均增长9.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52年仅为56元,分别于1971年、1992年、2013年突破百元、千元、万元,2018年达16601元,是1952年的296倍,年均增长9.0%。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城镇居民收入实现跨越式增长,1978-201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1.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3.2%,分别比改革开放前26年(1952-1978年)年均增幅提高6.3个、10.4个百分点。生活水平大幅提升,2018年,三明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用支出23947元,比1978年增长71.6倍,年均增长11.3%;农村居民人均生活费用支出12314元,比1978年增长109倍,年均增长12.4%。居民吃穿用住行全面改观,吃得讲究,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吃的是糠菜蕃薯饭“食不果腹”,到如今讲究肉、蛋、奶、蔬菜、水果合理搭配营养“吃出健康”;穿得时尚,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衣不遮体”,到如今追求个性化品牌化“穿得体面”;住得舒适,由先前的“茅草屋、土坯房”到如今“家家户户住楼房”;行得方便,由先前的“出门靠走”到“公交车到家门口”。 

  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开始了社会保障制度的重构,1993年开始实施社会保险制度,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保障体系。2018年底,全市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人数48.81万人,比上年增加1.92万人;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人数12.50万人,增加0.39万人;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人数123.08万人,增加2.23万人;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87.16%,比上年提高2.26个百分点。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41.05万人,增加0.60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221.25万人, 增加0.07万人。  

  交通建设日新月异。解放前,三明曾是“路隘林深苔滑”,交通闭塞极为落后;1949年全市仅有公路417公里,绝大多数乡镇不通公路,出门全靠步行;1954年动工兴建鹰厦铁路,1957年竣工通车,是进出三明的唯一铁路通道,1958-2012年,三明铁路营业里程均为235公里。特别是进入21世纪,三明基础设施加快建设,路网日趋完善,至2018年底,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15273公里,其中高速公路735公里,长深、福银、泉南、厦沙、建泰、漳永等高速公路建成通车;铁路营业里程增至591公里,其中高铁356公里,南龙、向莆快速铁路通车;2016年3月7日,三明沙县机场通航,已开通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武汉、唐山、重庆等城市的航班航线。实现了“城市有机场、市域有快铁、县县通高速、镇镇有干线、村村通客车”,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初步形成。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新中国成立的70年,是对生态环境从改造到保护,由恶化转向逐步改善的70年。特别是实施“城市双修”全国试点城市以来,三明对生态环境治理力度加大,生态环境多项居全省第一。2018年,三明市区空气质量达标率99.2%,全省第一;将乐、泰宁、建宁、明溪、清流、宁化、大田等7个县空气质量进入全省58个县级城市前十名,数量全省第一;全市110个小流域断面Ⅰ-Ⅲ类水质比例96.4%,全省第一;18个国(省)控断面水质100%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全省第一;全市18个县级以上饮用水源地100%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全省第一;在全省率先消除Ⅳ类及以下水体。污水处理率由2001的12.17%提升至89.83%;生活垃圾处理率由67.97%提升至99.63%;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由6.12平方米增加到14.68平方米;全市森林覆盖率达78.14%,持续位居全省前列。 

  六、科教文卫全面发展,社会事业成就显著  

  三明医改全国瞩目。三明医改得到习近平总书记、中央深改组、国家卫计委等的肯定,并在全国推广;三明市被确定为公立医院综合改革首批国家级示范城市。通过医改,医院收入增长得到控制,药占比显著下降;城镇职工医保基金扭亏为盈,持续保持合理结余;患者医保实际报销比例优于全国,次均住院费用明显下降;医务人员阳光收入大幅提高,医生工作积极性显著增强,群众就医更加便利。医疗卫生队伍不断壮大,全市医疗机构由1952年的56个增至2018年的2607个,床位数由265张增至14675张,卫生技术人员由525人增至16978人,分别年均增长8.1%、7.4%、7.3%。 

  “双创”蓬勃发展。三明市作为全国首批15个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城市,“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再添新动力。科技投入增加,全市研究与试验发展(R&D)人员由2000年的1256人增至的2017年的6310人,年均增长10.0%;R&D经费内部支出由0.89亿元增至20.68亿元,年均增长20.3%;R&D经费支出相当于GDP比重由0.39%提高到0.97 %。科技成果丰硕,专利授权量从2000年的91件增加到2018年的2956件,年均增长21.3%;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从23件增至115件,年均增长9.4%,科技创新成为驱动发展新引擎。新主体成长“快”,2018年,全市私营企业4.20万户、个体工商户15.71万户,分别比2010年增长2.1倍、1.5倍,年均增长6.5%、5.1%,私营经济成为经济增长新动力。 

  各类教育协调发展。三明市实施“强基、壮腰、筑梦”工程,幼儿园、九年义务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各类教育协调发展。2018年,幼儿园数由1952年的13所增至585所,小学学龄人口入学率由1972年的85.45%提升至100%。学校数由1950年的397所增至572所, 在校学生数由1950年的1.85万人增至39.43万人。特别是高等院校由解放初期的空白、1976年的1所增至4所,在校学生数由1976年的56人增至33703人。人口素质大提升,15岁及以上文盲、半文盲人口由1982年的53.26万人减至2010年的5.51万人,6岁及以上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口由1964年的0.36万人增至2010年的17.80万人。福建2019高考文理科状元均花落三明。 

  文化服务效能提升。三明市入选第二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现继续巩固提升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成果,按照“四室两栏一广场一队伍”(书报电子阅览室、娱乐健身室、特色文化展示室、多功能活动室,公开栏、宣传栏,一个健身文化广场,一支文艺队伍)的要求,在全市乡镇(街道)和村(社区)建成集宣传文化、党员教育、科学普及、普法教育、体育健身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挖掘保护三明红色文化、客家文化、朱子文化等历史文化内涵,全市共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处,其中革命旧址2处4个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12处,革命旧址54处135个点。公共文化服务持续加强,2018年,全市公共图书馆图书总藏量由1983年的74.39万册增加至272.22万册;博物馆数量由2006年的11个增加至13个,参观人次由171千人次增加至1509千人次。文化产业增加值由2012年的29.64亿元增至2017年的52.95亿元,现价年均增长12.3%。 

  三明市经济社会发展走过了70年极不平凡的光辉历程,70年砥砺奋进,经济发展成果丰硕,70年风雨兼程,社会进步成就非凡。这一笔笔鲜活的统计数据,正是最好的见证。辉煌的成就已载入史册,更加艰巨的任务正摆在面前。党的十八大确立了“两个百年”的奋斗目标,党的十九大制定了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行动纲领,我们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从未如此之近。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市委九届九次全会的决策部署,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弘扬“弱鸟先飞”“滴水穿石”精神,深化“五比五晒”竞争活动,进一步提振干事创业精气神,一步一个脚印推动三明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努力创造新辉煌!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福建省统计局 维护单位:福建省统计局网络信息管理办公室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华林路196号 闽公网安备 35010202000767号

网站标识码:3500000043 ICP备案序号:闽ICP备08009134 技术支持:福建拓尔通软件有限公司